日前,来自世界各国的500余位急救医学专家会聚我国,共同商讨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灾难死亡率和残废率。应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江观玉教授的邀请,世界灾难和急诊医学主席Knutolesundnes教授一行29人,访问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该院急诊“绿色通道”,急危重病人二线急诊,以及即将启用的直升急救机立体抢救等急救医疗体系受到了外国专家的一致肯定。Knutolesundnes教授认为使用直升机救护是近阶段灾难医学发展的趋势。它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一个“急”上,它还有很多地面救护难以执行的优势,譬如当救护路程遭遇交通堵塞、道路塌方、地震、高山探险等情况时,空中救护就是一个最好的补充。同时,空中救护的意义还在于能满足部分病人的特殊需要,一些脑外伤、脊柱损伤、骨折、烧伤烫伤的病人在救护过程中,都不宜接受长时间的颠簸和震动。这种“空中救护车”的作用不仅仅是救护伤员,还可以运送医疗专家。
(本报通讯员马岳峰余宁宁) 200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