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鸟儿快乐地翱翔

发布时间:2004-12-10来源:


    李学翰,浙江大学足球队队长浙江大学体育系研究生二年级“赛搏”足球俱乐部队员
    
    一顶运动帽,一身运动装,楼下大厅,不用想,他一定就是足球故事的主角了。短暂介绍以后,他跟我侃起了足球,没有距离,没有连日奔波的疲惫,他说刚踢完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和俱乐部的全国丙级联赛。
    
    >>>爱上足球
      
    李学翰1997年考进杭州大学体育系,进入杭州大学校队,至今已经有8年的踢球史。说起与足球的缘分,他神采飞扬。“那时我大一,学校有两块小运动场。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往球场跑;中午吃过饭就在操场上坐着,等着人踢球;晚上没事干,借着食堂前的两盏路灯,继续踢。因为学校场地小,操场上每天都有几百号人在踢球。要踢球,只能以技术论输赢,谁赢谁上,我们球队曾经创造了连续七天赢下了整个场地的纪录。”也就是当时的乐此不疲,让他的校园生活紧紧地与足球维系在一起。可以一起踢球是一种缘分,每天一起踢,踢出了感情,踢出了一批好朋友,现在他们都成了半专业的球员。本科的四年,大家一起在校队训练,一起在球场踢球。转眼间,由于毕业,昔日好友已经纷纷离开,只剩下他一个人还在球场驰骋。几许怀念之后,他笑笑:假如读博,我会继续踢下去。
    
    >>>情谊无价
    
    球场是球员个性飞扬的舞台,如何既能张扬球员的个性,又要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向队长讨教妙方,他给我打了个比喻。“我是学体育的,或许球踢得比有些人好。但是我的文化没人好,如果我今天因为这个有资格嘲笑别人,那么保不准哪一天我也会被嘲笑。”没有解释,却一语中的,我看见了队长的谦和和实在。踢球没有很名利的东西,主要是快乐,是好玩,大家才来一块儿踢球。队长说,人是交流感情的,足球是11个人的事,机会是整体创造的。场上的情绪不能带到场下来,在场上可以很愤怒,但在场下,失败了,只有好好总结——除了运气不够、除了基本功不扎实外还有什么不对?
      
    除了队员之间的交流、情感维系外,交谈中,队长一再提到了球队的教练。教练对足球事业的热爱让所有队员钦佩不已,虽然他平时的工资并不多,但他却尽量抽时间给学生们训练,并且还经常联系省内高校进行一些教学训练赛,增强队员的实战经验。有如此执着于足球的教练,难怪队员们对足球也如此之执着。
      
    >>>忙而有味
     
    除了校足球队队长之外,李学翰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赛搏”足球俱乐部的老队员。从本科起,他的大多数时间在俱乐部训练,并经常代表杭州市、俱乐部踢全省或全国比赛。这次刚参加完云南的全国丙级联赛,拿下了总决赛第五名的成绩。“俱乐部有专门的场地、教练训练,还有专业的队长、队员,俨然职业队。在俱乐部,使他有机会和南非国家队对阵,与国脚观摩、竞技,代表西博形象赴港澳踢球。在赛博队里,李学翰学问高、资格老,但他单纯得和一些高生队员没有区别,队友们亲切地叫他“鸟翰”,因为他活泼、开朗,又因为作为前锋,他速度奇快,一百米跑不到十一秒,他带球疾进时,就象鸟儿翱翔。
      
    作为一个业余球员,他向我历数了一年要参加的球赛,不包括教学训练方面的比赛有40多场。16场学校赛事,15场俱乐部比赛,还有分门别类的10多场商业赛,密密麻麻的赛事,把他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作为一名学生,参加这么多的比赛,他却没有分身乏术的那份疲惫。“虽然训练密度很高,但我不会累,因为人有目标在支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了那个方向以后,会有一股向前冲的动力,毕竟人的一生,特别是运动员的生涯很短暂。”但是参加的比赛多了,对学习势必有影响。既想踢球,又不能放弃功课,这是很难调和的矛盾,目前他就因为学习暂时搁下了训练,李学翰笑着说:“最近在忙论文,训练只能吃老本了,毕竟毕业是第一位的。”
      
    李学翰就这样一路走来,从当初的单纯爱好到现在的有所追求的踢球,对足球的理解深刻了,但是有一点没有变,他踢球依然是为了追求快乐。足球成为了他生活的重心,足球也是他生活的色彩。
    
    
    (本报通讯员 傅云燕) 200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