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数学我还能干什么

——访陈省身奖获得者林芳华

发布时间:2004-12-20来源:

  
      “我不知道除了数学我还能干什么。”12月17日,刚刚在第三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获得陈省身奖的浙大长江特聘教授林芳华对笔者说,“但真正要做好学问,要付出很多,做数学与养育孩子一样,付出越多,就越有感情。”
    
      1977年,林芳华进入浙大数学系的时候,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出色的学生,但他碰到了郭竹瑞和董光昌两位好老师,在他们的力荐下,林芳华毕业之后得以留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23年后的今天,当他站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领奖台上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一位国际一流的数学家。
    
      林芳华在读博士期间就在偏微分方程及应用上有很好的研究。1990年,时年31岁的林芳华被邀在日本京都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45分钟报告,这是时隔10年后中国数学家在最高级别的国际数学会议上重新出现的声音。近年,林芳华在刻划超导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更是引起了同行们的注目,他为此获得了5年一度专门奖励分析学科重要成就的美国数学会2002年度Bocher奖。这次他获得陈省身奖,大会在介绍他的成就时讲到:林教授荣获2004年陈省身奖,以表彰他对液晶理论、调和映照等数学研究上作出的贡献,并称他是研究液晶体的先驱。林芳华目前还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今年5月,他当选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
    
      林芳华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把中国数学学科的水平搞上去,说难不难,说易却也不易。说易是说量的上升是容易的,说难是说要有质的变化很难。从陈省身先生和丘成桐先生身上,我们看到,做学问和做人一样,一定要踏踏实实。他说,陈省身先生做几何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几何时髦,而恰恰是在很困难的时候。陈先生的成就证明了数学家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问题。做科学要有勇气,要有牺牲精神,因为你可能付出了很多,却根本没有任何回报。
    
      “但做学问也很浪漫”,爱好大自然的他比喻研究数学就如同音乐一样有起有伏。他说,我比较喜欢自然界的山和水,我在看山、看大海时所感觉到的美,做数学也能感觉到。做数学有非常辛苦的时候,也有非常激情浪漫的时候,在沉重之后,也许马上跟随而来就会体会到豁然开朗的快乐。
    
      除了爱好大自然,林芳华还喜欢在网上下军棋“四国大战”。他说,游戏的艺术性很高,也是很好的精神调剂。“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下过军棋,但到了1997年的时候才知道网上有“四国大战”,开始下不好,后来就慢慢琢磨,每次玩起来我都很投入。”
    
      那怕是玩,也很投入,这大概就是林芳华所以成功的要素之一。
    
    (本报记者 张冬素 本报通讯员 单泠) 2004-12-20
    
    【链接】
    
    陈省身奖的设立,藉以向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数学家和几何学家之一的陈省身教授致敬。陈省身奖每三年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颁发,得奖者均是对数学研究或在推动数学研究发展的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华人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