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大学时代

澳门人眼中的杭州

发布时间:2005-01-14来源:作者:7680

澳门籍学生沈中达
    
    
  在浙大两年了,以澳门人的身份于此学习,最大的尴尬是不知如何应对同学们的好奇——澳门大学修赌博吗?葡京特出的地位,掩盖了澳门本地人才能体会的平和纯朴。事实上,澳门人的生活中几乎不涉及葡京,而在我的眼里,葡京是个旅游胜地,是澳门这城市自我形象设计的重点。它之于澳门有点像西湖之于杭州,不过西湖蕴涵的人文气氛让葡京望尘莫及罢了。
    
    
  我这样说,恐怕会有人不同意。不过我想强调这种流通在外的刻板印象往往覆盖了人们的视野,扭转了人们的焦点,使过路人不知不觉地见阴不见阳,见树不见林。对于澳门来说,人们容易忽略其纯朴自然的一面;对于杭州来说,人们容易漠视高科技发展的一面。杭州独占着西湖,荟尽文人墨客的精华,若不是这次学校举办的活动,我们这些游客似的澳门学生根本无法想象到杭州的另一面--高科技产业。自苏大诗人把西湖比成西子以来,杭州成了一个充满审美的诗化城市,而高科技园区则为杭州添加了现代性技术和理性的一面,相互辉映,彼此依赖,让人目不瑕给之余又啧啧称奇。
    
    
  这次活动全由学校的老师同学安排。我们港澳生没有参加工作,却要他们陪伴着,从计划到活动,从早到晚,从高科技园区游到西湖附近的博物馆一一皆由他们亲力亲为,确实让我们汗颜。他们邀请到园区的主任为我们介绍经整个园区的计划和基本情况,接着我们在车上游览雨中的园区。从路到绿化,从身上的制服到脸上的微笑,从搭配最先进的管理学理论到物流系统,真现代化啊。主任说,这里区分为工作区和休闲区,两者皆为发展重点,回忆起在大堂里看到的高科区模型以及工作人员的介绍,确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我问一个澳门学生愿不愿意在这里工作,他想也没想就回答说不要。澳门在极为理性的城市规划之前已经耗尽了自己的土地,基本上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都没有绝对的分开,绝不会有下班后广阔马路对映人去楼空的寂寥。
    
    
  高科技园区与浙大紫金港校区都是同样地现代化,工作的地方和生活的地方绝对地隔开,但两者又是绝对地集中,工作的地方集中在特定的区域,正如紫金港校区中的教学楼一样。水气迷糊了玻璃,透过它来看着沉实稳重的电讯业建筑物,在绿化区的包围下,它们鹤然独立,正如路上的行人一样,零零落落,彼此相隔了好几条马路。
    
    
  迥然不同于人们想像的澳门那样,在很多方面,澳门的确是没有完全地具有现代性。澳门晚景虽五光十色,一旦论到组织的管理和设计、行动的理性和技术方面,则绝对没有达到现代化的尖端。正因如此,下午以艺术和历史形态出现的胡雪岩故居更适合我们。后来我们路经雾下西湖前住浙江博物馆,一睹闻名遐迩的吴越风光和历史。读小学的时候学习古文,已熟知吴越戈剑名绝春秋,今日一见,其锋芒依然,不禁赞叹。西湖依然,风光如旧,灵隐也重新改修过,像回到过去一般,其中的卧薪尝胆、风起云涌、成败荣辱,一一镶成眼前无数珍贵的展品。
    
    
  十分感谢杭州的老师和同学为我们展开杭州隐而不露的一面。但想感谢他们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澳门四百多年的殖民历史--谁又为我们展开四百多年间鲜为人知的辛酸苦痛呢?身为澳门人,我想,这应当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作者沈中达 2002级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