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国、法国等34个国家对“反对一切形式的克隆人”的联合国宣言投了反对票,因为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复制人不同,它是利用胚胎干细胞的独特功能为患者寻找可能的医学治疗方法。我们不能把孩子与洗澡水一起泼了。
那么我国明确承认、支持治疗性克隆的立场,会对这一领域产生什么影响?治疗性克隆与普通百姓的健康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为此,记者采访浙江省医学伦理与卫生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与卫生法学研究室主任施卫星教授。
施教授说,对于生殖性克隆人,由于牵涉到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是明确反对的;而治疗性克隆、干细胞移植和基因诊疗技术等基因医学技术会产生医学革命,具有极高的医学和社会价值,因此对人类的健康、生命非常重要。
施教授说,我国对克隆的态度对我国医疗界的研究活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以前,许多新的医学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因为牵涉到敏感的医学伦理问题而一直备受争议,目前我国政府态度的明朗无疑为治疗性克隆、干细胞移植和基因诊疗技术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尤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会大大推进此类研究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进而使其应用于临床的脚步大大加快。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便能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基因治疗和克隆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治愈大多数目前通过常规医学治疗所无法治愈的,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重大恶性疾病。
基因治疗和克隆技术都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施教授认为,作为普通百姓,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有助于今后准确治疗疾病的生命资料保存起来。目前,医学界公认的保存手段主要有三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韩忠朝教授呼吁的脐带血保存,中南大学卢光秀教授推荐的细胞库保存,以及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枢青教授提倡的婴儿基因保存,三种保存方法都能为日后的医学新技术的个体应用提供可靠保障。施卫星说,有远见的家长应该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从以上的三种方法中及时选择一种保存方法,为新医学革命时代的到来作好准备,为孩子的将来买上一份实用的健康保险。
本报记者 王德仁 200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