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3月中旬,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大中华地区大学生影视作品奖》大赛上,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研究生曾奇琦执导的动画短片《蛋的诱惑》,击败北大、清华、北广等高校对手,获得惟一的全场优秀动画片奖。此后,短片迅速在浙大校园内流传,然而出了校门,广大的动漫迷们却没有机会欣赏到。目前,杭州动画专业培训机构林立,培养了大量能工巧匠,但是为技术动画注入“灵魂”的剧本创作人才却极为匮乏。所有这些都是杭州打造“动漫之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剧本原创为何“舍近求远”?
曾奇琦的获奖很长时间可能只是流传在曾奇琦和她团队工作室电脑上的辉煌,这些凭着毅力与理想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年轻人,却不知外界对于打造动漫之都的热度。
“一流的动画、二流的编导”,杭州在拥有优秀的技术原创的同时,故事原创、剧本原创却仍然只能依托北京的专家教授。
“我们在杭州征集过动画剧本,也有学生写的,但是觉得都不行。”制作《天眼》等原创卡通片的“中南卡通”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公司在着手制作的动画片,剧本都是聘请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的专家教授以及作家来编写的,目前在杭高校开设的动画专业侧重技术培养,如果高校的文学类专业能够为动画剧本创作培养人才,动画公司就不再需要“舍近求远”了。
特技玩得好就是动画人才?
《蛋的诱惑》是以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王小松儿童画中的元素创作的轻松喜剧,对于获奖,曾奇琦认为自己的作品是以美感、创意优势取胜,而不是特技。
“如果动画特技玩得好就是好动画,那《最终幻想》的票房就不会这么失败。”曾奇琦说,从技术上讲2001年的《最终幻想》是美国3D动画技术的巅峰代表作,但由于剧情生硬牵强,还不如二维的《狮子王》那么叫好。
曾奇琦是浙大艺术学院一名“特殊”的研究生———相较于其他美术功底深厚的同学,中文系毕业的她没有任何动画制作的技术优势。
曾奇琦的导师王小松教授表示,曾奇琦编写动画剧本的创作灵性是她的优势所在。补习一定程度的动画制作知识是为了让学生在创作剧本、执导动画片时更能切合动画片的特性,而不是纯粹的动画技术高手。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盘剑副教授对目前动画创作倾向也表示了忧虑,他认为:数码科技发展以后,3D电影《史莱克》、《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都创造了票房奇迹,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奇迹是由高科技创造的,其实高科技仅仅是一方面,炫耀电脑特技、忽视影片内在绝对是创作导向的一种错位。如果国内的原创剧本始终跳不出“儿童说教工具”的框,就实在太低估少年儿童的审美能力了。动画展现给人的,既是童话世界,也是成人世界,不过是以动画为载体来展现社会、人文,动画剧本若能这样定位,才能有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高度,才是真正的原创。
动画编剧的产生还需时间?
“一流技术、二流编导”一直是在中国动画业界流传的观点,多年来,不少优秀的动画公司一直“为他人作嫁衣裳”。
盘剑教授表示,上世纪80年代中国广州就一度曾以廉价优质的技术争取到了诸多的国外动画片加工,并就此培养了一批动漫人才,然而随着国际市场动画技术劳力价格竞争的加剧,外国投资者最终将加工业务转投向成本更低廉的国家。没有优秀的原创剧本,动画技术人才的尴尬境地就不能改变;中国动画原创的理念不改变,再精良的制作也只能是虚有其表。
王小松认为,目前《蛋的诱惑》仅仅是停留在实验短剧的层次上,还不具备投放市场的条件。如果要编成有商业价值的系列短剧,对编剧导演、团队制作实力、资金后盾的要求就要高得多。
据悉,目前制作《天眼》的“中南卡通”正在致力于第二部原创三维作品《魔幻仙踪》。制作方透露,此次编剧依然委托专业儿童文学剧作家,同时表示,能够切合动画制作特点的文学编剧人才确实很少。”希望高校文学专业能开辟这样的培养方向。目前高校可能具备了一些剧本资源,但往往是偏重艺术感的“学院派”短片,离商业用途还有距离。
“动画专业的学生也能拿出自己的剧本和作品,但这需要一个成长过程。”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影视动画系主任常虹认为,目前高校制作的还是以4分钟左右的短片为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能证明高校的作品在面对片时长、集数多的市场要求下也能取得一样的效果,学生作品还需要一个成长过程。
20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