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大学时代

敬一丹与浙大学子畅谈人生

发布时间:2005-04-15来源:作者:8953


    4月14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来到浙大紫金港校区,与浙大学子面对面,畅谈人生的经历和得失。这也是浙江大学团委在“浙江大学学生人生发展导航行动之浙大名人论坛”活动中请来的第12位名人。
    
    浙江大学学生人生发展导航行动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名人论坛则是其中的品牌项目,主要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对当前热点问题、自己奋斗历程与浙大学子做深入交流,给浙大学子创造与名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近年来邀请了丁磊、贾平凹、柳传志、闾丘露薇、撒贝宁等知名人士来校演讲。每场名人演讲都能在同学中形成强烈的反响,受到浙大学子的追捧,同时也受到了校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
    
    晚上7时,一身火红运动装打扮的敬一丹出场,顿时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会场坐满了近1200名学生,其他学生则在开辟的分会场通过同步视频观看。浙大团委负责人首先致辞,浙大党委副书记叶高翔代表浙江大学向敬一丹赠送礼品,敬一丹也将其所著书籍回赠浙大。
    
    讲座开始后,主持人开门见山地问起了敬一丹对于浙大新校区的印象。敬一丹回顾说98年的时候曾经来过当时的杭州大学,时隔七年再次来到杭州,看到浙江大学的新校区是如此的漂亮。她特别感叹紫金港校区拥有亚洲最大的食堂和具有先进借书系统的图书馆,觉得身为浙江大学的学生应该有很大的幸福感。
    
    接着,她回顾了自己的青年时代。总结这一段岁月时她认为只有全力以赴才能成就事业,同时,敬一丹也就自己的节目和工作态度跟大家进行了交流。她说,《焦点访谈》这个节目创办已经11年之久,需要的不仅仅是记者的激情、使命感和为民请命的精神,只有真正具有耐受能力的人才能坚持工作下去。“世界并不是那么好,也不是那么糟,把这些加起来除一下,这就是生活,没有什么好灰心的”这是敬一丹对于生活的精辟总结。她也建议有志于从事记者职业的同学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衡量自己,考量自己与新闻工作是否合适。
    
    当谈及2004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时,敬一丹不禁为之动容。一个极富理想主义的青年,放弃攻读研究生的大好前途,到贵州的深山老林去支教。敬一丹谈到当她采访徐本禹时,一个堂堂男儿竟然为失学的儿童眼泪成行,不禁感慨的说道:“流血容易流泪难”,一样的青春年华,她希望大家能努力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
    
    对于同学们的提问,敬一丹从容应对,有问必答。当被问到浙大与北大,清华的不同时,她开玩笑的说感觉浙大的“人口密度”不是很大,希望能多看到学生在想,在做,在活动,丰富日常的文化生活。而谈起她与女儿的相处方式时,她又表现出一个母亲更加人性化的一面,和同学们的距离也更为拉近了。
    
    此次演讲持续了2个多小时,结束后很多同学仍久久不愿离去,体味着这位央视名嘴的文化和人格魅力。活动主办方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发挥校内外丰富的人力资源,邀请社会各界的优秀人士来给广大学生作讲座,从而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合力设计自己,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化被动受教育为主动求发展的过程。
    
    (朱艳琪)
    
    >>>新闻链接
    
    敬一丹, 1955年生于哈尔滨。5年的知青生活、末代工农兵学员、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任黑龙江电台播音员,后回母校读研究生并留校任教,然后调中央电视台至今。现任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节目主持人。连续获得3届“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现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