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号已到了浙江。”今晚7时05分,在近20名浙江大学师生的欢呼声中,一封从美国普林斯顿发出的、记录着物理学奇迹的电子邮件,通过大洋光缆准时抵达其在中国之行的第二站——杭州。9分钟的逗留之后,它又从这里飞离,继续它全程24小时的环球之旅。
50年前的今天,爱因斯坦病逝于美国普林斯顿。而在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5篇论文,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为相对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联合国特意将今年命名为“世界物理年”,并于今天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以此作为世界物理年的启动仪式。
“为了这一天,我们已经等了很久。”我省光传递活动的主要负责人、省物理学会秘书长赵隆韶教授说,通过世界物理年活动,让物理走近大众,让世界拥抱物理,这对于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4月1日,省物理学会就开始了光信号传递的预演,并为此制作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宣传画(见图)。他说,光束传递信号主要通过电子邮件传递,其主要内容是一幅带有爱因斯坦头像的宣传画、一个宣传短片和一套适合中学生的物理学研究课题。
在“伊妹儿”中国之行的行程表上,北京时间今晚7时至9时被定为“中国时间”,光信号从爱因斯坦工作过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发,经过韩国进入中国之行的始发站上海,在上海举办“物理照耀世界”中国区启动仪式后,分南北两路在我国34个城市间从东往西进行传递,之后从北京离开我国,并在24小时内绕全球一周返回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19时14分,学生代表、25岁的浙大物理系博士生邵波轻点鼠标,光信号就从杭州向福建省福州市传递。随着光信号一站一站地往下传递,围在电脑前的浙大师生们也更加兴奋起来,他们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光信号传递路线图。
晚上8时30分,在记者离开浙江大学后不久,光信号已飞达北京指挥中心。此后,它将飞往俄罗斯和印度,最后返回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记者 肖国强 实习生 赵昱 200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