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可能类似太阳系的小行星带

发布时间:2005-04-27来源:

  美国加省理工学院科学家查尔斯·比奇曼博士和他的同事,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天体物理》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利用美国航天局发射的斯皮策红外天文望远镜,在距离地球41光年的远方,发现了一个太阳系外的、类似于太阳系小行星带的、充满宇宙尘埃的小行星带,并且发现,这个小行星带围绕一颗大小和年龄都与我们的太阳类似的恒星HD69830转动。
    
    这一发现为科学家提供了观察类似我们太阳系的远方星系的一个难得机会,也可能为科学家了解类似我们的地球的系外行星的形成提供线索。
    
    在此之前,科学家只发现过两个太阳系外小行星带,但它们的太阳却比我们的太阳大得多,而且也年轻得多,因此这次比奇曼博士等人发现的小行星带与我们的更为类似。
    
    但是它们之间也只是类似而已,其实也有很大不同,不同之处主要有2点:1.它的质量要比我们的太阳大24倍,这样,这里小行星间的碰撞要更为经常发生,而且强度更大。2.比起我们太阳系的小行星带,这个太阳系外小行星带更靠近自己的太阳,如果那里真有一个对应我们的地球,人们在该“地球”上看到的小行星带显得更宽更亮更低。
    
    天文学家希望发现和研究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但是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并不好找,在迄今为止所发现的100多个系外行星中,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可能类似地球。小行星是在形成地球这样的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行星时所留下的残留物,它们构成小行星带,我们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就在木星和金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彼此碰撞,也与(大)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碰撞,从而形成巨大的宇宙尘埃。尽管科学家不能直接看到其他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但现在他们可以研究这些系外行星的残留物。因此,发现这一小行星带的一个重要意义颇为重大。
    
    不过,比奇曼博士等人的发现还待进一步证实。因为有的科学家认为,这个小行星带不过是一颗大小如同冥王星的行星的巨大彗星的彗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