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越来越普遍地实施学分制,学生之间因为选课不同,上课时间都不一致,没有了固定教室,相互见面的时间更少,传统的专业班级概念越来越弱化,寝室这个大学的最小组织细胞呈现出了不可替代的“团体凝聚力”,把来自五湖四海,离家求学的独生子女们聚在一起,体验着大学时代集体生活的酸甜苦辣。
生活的舞台上,谁都是学习者,谁都有迷惘和困惑的时候。当前高校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很多高校把营造寝室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宿舍生活秩序和环境,作为培养学生团结观念和强化基础文明行为的直接着力点。五一长假里,我们走进了浙江大学的多个学生寝室,感受到各具特色的寝室文化。
文体特色楼
探访地点一:浙大华家池校园五舍。
住在这里的都是硕士生、博士生和访问学者,但这楼被大家称为“文体特色楼”。
“晚上11点,中国与俄罗斯,别忘了。”邬楼长不时叮嘱一些进出宿舍的男生。别人听起来好像暗号,而住在浙大华家池五舍的小胡说,“我们都是铁杆球迷,楼长知道的,经常提醒我们看球赛。”
体育文化已成为入住这幢研究生宿舍楼的“高知分子”们生活的重要部分。风筝攀爬表演大赛、篮球赛、排球赛、健美活动、划船比赛……研究生小叶在这里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减轻学习和工作上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体育外交”给他带来的朋友。“刚来杭州读书时,认识的朋友不多,后来在公寓的各种活动中结交了好几个爱好体育的同学,因为专业相近,我们平时也交流一些学术上的问题,成了志同道合的‘哥们’。”
在楼管会的组织下,住在一起的研究生不再有“日见几面,笑语相闻,毕业都不相往来”的尴尬。文体活动给整幢楼带来一团和气。
在这里住了近两年的小陶,去年因为调整寝室,被安排到其他楼,可他当了一次“老赖”,怎么都不肯走。“这里的文体氛围好,能释放压力,我舍不得离开。俱乐部和活动室都成了我经常去的地方,搬走了就脱离集体了。”一位湖南来的访问学者临走时留言“倡导文体,学生身心共同发展”。去年一位博士毕业生搬走之前给楼长留下的临别赠言是“我来了,带着理想,带着追求,我走了,带着收获,带着思念,但愿,明天的华家池五舍温馨依然。”
年过半百的邬楼长心态却很年轻,他说:“多亏有同学的支持,我们的文体俱乐部红红火火,经常定期、不定期举行文体活动。别人总以为研究生们都是书虫,整日沉浸在书海里,成天泡在实验室,其实他们在球场、健身室同样能释放出强烈的激情和热情。这种浓浓的宿舍文化氛围,真正体现我们的口号‘文化铸就魅力,活力释放温情’。”
男生“当家”也不赖
探访地点二:浙大紫金港校区蓝田1舍119寝室。
印象中,男生寝室的状态是被子永远摊在床上,桌子上永远有几张皱巴巴又沾上油渍的报纸,床底下永远有几只待洗的臭袜子。
而走进这间寝室,4个男生营造出来的“家庭”气氛,让很多女生也羡慕不已。整洁已经只是“家”的基本条件,能把寝室里空洞的白墙装饰成家一样的温馨,则是4个男生难能可贵之处了。
寝室最显眼的是一张大大的“全家福”,用古典的雕木相框装起来挂在墙上,“一家子”乐陶陶地笑着,上面写着“我爱我家”。寝室公约也贴在墙上,工工整整地列出十几条该做或者不该做的事情,其中也不乏一些戏剧性的温馨规定,例如“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寝室成员一天食用方便面不得超过两袋”。
相处融洽可不是照一张全家福就能实现的,在寝室的各个角落,似乎都能流露出4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体谅。
进门时发现门上一则标语很醒目:“诸位出门,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防盗工作做好了吗?第二,防盗工作做好以后,安全隐患消除了吗?”据小张说,这是出自寝室共同的思想创意,“经常听说男生寝室被蟊贼光顾,主要是防范意识不强。男生进出寝室有时候怕麻烦索性不锁门,大家的东西都在这里,谁的东西不见了都给大家带来不愉快,订了这么个规矩,每个人自觉锁门,麻烦事减少,大家都受益。”
温馨提醒的还有卫生间门上的另一则标语:“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拖一拖地板,不留下一点污迹。”这么轻巧地借用徐志摩的诗,似乎是文科生才有的文学造诣,而这4个小伙子,都是理科出身。
“搞卫生一直是男生寝室的老大难问题,但如果每个成员都体谅别人的劳动,就不会相互推诿了。”
因为寝室调整,现在,119寝室的4个人已经搬到6舍,但浓浓的家庭气息却没有变。在这个家里,4个人学会了宽容谦逊,用爱心让这个家充满欢乐和谐,学会处处用文明礼貌、大气开放的心态,让这个家在“左邻右舍”赢得了个好口碑、好印象。
保研寝室探秘
探访地点三:浙大西溪校区9幢215室。
在这个考研让大学生疯狂的年代,保研成为让人羡慕不已的幸运,而这间寝室里颇有传奇色彩:4个大四女生,虽然同是中文专业,但因为个性不同,术业有专攻,各自被保送就读本校和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楼峰保送浙大文字学专业。听起来读这个专业的人肯定是枯坐灯前搞研究的女生,可小楼是个十足的“运动女孩”,小时候是校篮球队主力,乒乓球、羽毛球也是她喜爱的运动。她说:“运动对放松大脑很有好处,现在我还想去学学游泳。但有些东西一直不能放松,比如学语言,我选修了一年的法语和一学期的日语,有空的时候就去翻看,温故知新。学习有时候是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闷的,关键是自己的心态。”
钱益清被保送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与所学专业有点背道而驰的是,在室友眼中,她是个活泼、个性的“杂家”,漫画、武侠、言情一概来者不拒。室友小张说,她的自修室常常就是大街小巷上的漫画店,有时候一下午不见她的影子,肯定是去外面“自修”了。她自己创作的漫画短篇、武侠小说,也曾经在《野草》杂志、《绍兴日报》上发表。古代文学给了小钱很多武侠小说的创作背景,还经常可以见到她在现实中的侠骨柔肠。
寝室的姐妹各有特点,可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看书,有的全凭兴趣,涉猎广泛,有的按计划一点点积累起来。虽然读书的方式不同,但4个人经常交流相互读书的心得,使得寝室也常常充满书卷气息。
兴致来的时候,寝室的4个姐妹也一起看电影、听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都是这个小团体的喜好。
正是寝室里向上的文化氛围,4个女生的成绩在班级里是公认的“大侠”,保研也就成了努力和幸运顺理成章的结果。
我运动我快乐
探访地点四:浙大西溪校区19幢205寝室。
最运动寝室的称号,不仅仅是因为寝室里的4个大男生对体育有狂热的喜爱,还因为他们在体育上玩出了快乐,玩出了点名堂来。
一身运动装、黝黑的皮肤、灿烂的笑脸,是他们的经典形象。其中,吴连和、谢剑锋和阮奇号称浙大“网坛三剑客”,不管是网球还是篮球,样样玩得精通,获得的荣誉也给寝室增添很多光环:“阿迪达斯”三打三街头篮球赛前8名;丹阳学园三打三篮球赛第4名;2004年浙大“三好杯”网球赛双打亚军;浙大紫金港网球联盟男子单打冠军、双打冠军……
而三剑客之外的寝室第4人宋郁,看起来稳重很多,却是个狂热的足球爱好者,本人也在向“中国第一哨”和国际级裁判努力。现在他一直活跃在省大学生足球裁判工作上,执哨过绿城足球赛、李宁三对三室内足球赛等一系列赛事,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裁判员。
4个体育爱好者凑到一起,生活里充满了因为运动带来的快乐。除了在运动场上活跃,平时大家最喜欢的就是看书、旅游。杭州万松书院、潘天寿故居、西溪湿地……到处都有4个运动男孩的矫健身影。
(本报实习生 王蕊 本报记者 王慧华) 20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