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比赛作品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

——访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副院长金伟良

发布时间:2005-06-16来源:


    记者 :这次是浙大第一次举办,没有现成的章法遵循。在准备过程都遇到什么困难?
    
    金:正因为是第一次举办,所以在章程制定的第一次协商时便决定实行轮换制,这种形式使得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在架构上都会有所改变,这是与其他的大学生竞赛不同的地方,在制度建设上是具有创新性的。第二,在筹办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潘校长对这次竞赛也非常重视,还为竞赛题词——“创意无限放飞思维”。建工学院院长也是从提议到筹备都给予了高度关注,表示学院将竭力支持这次竞赛。我们还成立了专门的筹备小组,由校长牵头。对命题进行了反反复复的论证,改进了加载设备。
    
    记者: 您是搞结构出身的,能说说为什么这次要做高层建筑呢?
    
    金: 浙大搞了六届的竞赛,有做桥梁的,有大跨度屋盖结构,也有高层建筑。这次的高层是第二届,但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所以选择高层,因为他象征着挺拔向上这样一个概念。这次命题中提出要能够承受住侧向动荷载,那我们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不能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呢?这些寓意暗含其中。
    
    记者:结构设计大赛为我们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您觉得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实践和工作有什么意义吗?
    
    金: 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是学校开展第二课堂的要求,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我们一直提出这样一种概念,叫做 “3C”即creative, cooperation, construction。就是创新,合作与构筑。这与我们的结构设计制作很接近,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创新,协作和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一种灵魂;协作对于我们从事土木建筑来说,我们不是单枪匹马,而是一个团队。所以我们特意强调一组要有三个人,可以是不同专业的,主要强调大家的协作性。土木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特别需要动手能力。看看我们的评定标准书就可以知道,从设计计算书,模型制作,答辩过程,理论分析还有最后的加载试验,通过6项过程非常综合的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所以即使承载能力强,但如果理论分析不行,模型制作很粗糙,还是不能够拿到高分数。
    
    记者: 学校作为东道主,对这次比赛有什么期待?
    
    金:我们有建筑类,城市规划类的比赛,但是土木工程类的竞赛一直没有。这次竞赛就是一种突破。建筑类的竞赛明确提出要建筑系的学生,而土木工程的比赛则不然。我们没有强调一定要是土木工程类的学生,我们可以跨学科,因而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是既有一定的专业性,又有一定的包容性。这是前无古人的。我们希望全国的大学生能够走到一起来进行实践创新能力的交流,这也是检验我们教学改革成果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为了展现我们浙大,我们的精神风貌及教学改革。我想紫金港校区一定会给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者: 您觉得什么样的模型最后能够获胜呢?能不能预计一下?
    
    金: 作为全国结构设计大赛的专家委员会,我们秉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的。早在一个月之前,我们就把设计竞赛的规则发放给各个学校。浙大学子和其他学校学子是在等同的条件下来进行比赛的,不存在谁更有优势这个问题。结构形式从学校的预选赛可以看出,真的是创意无限,形式多样,很难说哪种形式是最优的。只有通过后面精彩的决赛,只有通过实践体现出来。
    
    记者: 浙大在四校合并之前就是一个老牌的理工科院校,您对于浙大学子有什么期望吗?
    
    金: 浙大这次派出了两个队参加,这两个参赛队是从一百多个队伍的选拔中脱颖而出的,无论是结构造型,理论方案还是加载试验都是百里挑一的。我相信他们一定会不辜负全校师生对他们的期望的,我预祝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记者:参加这次结构大赛的还有许多兄弟院校的同学,他们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比赛,您对他们有什么话要讲吗?
    
    金: 我希望各个参赛队员在这次竞赛中赛出成绩,赛出风貌,体现出我们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希望他们利用这个时间了解我们浙大,了解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到美丽的西湖去看一看。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喜欢杭州。
    
    记者:高玲玲 笔录:李一瑾 20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