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大三学生叶海正在想方设法筹款,准备邀请河南的艾滋孤儿到杭州旅游。叶海是温州市区人,他去年10月自费到河南“艾滋病村”开展社会调查,走访艾滋病感染者、带着艾滋孤儿到古都开封游玩。叶海说:“这一趟让我感触很深,了解到一些以前根本不可能了解到的事情,我感到我必须坚持去做一些事情。”
初进“艾滋病村”心里害怕
叶海与另外三名同学,那一天下了长途汽车后,搭乘三轮摩托前往“艾滋病村”。驾驶员在村口停下,无论叶海等人如何劝说,也不愿“冒险”进去。叶海与三个同学只好扛着行李,顺着一条黄泥路走进“艾滋病村”,墙上到处是各种防艾抗艾的宣传语和宣传资料。这一切以及有关“艾滋病村”的传言,让叶海害怕。当时,叶海的手臂碰到墙壁,还没擦破皮肤,他立即拿出创口贴包上。
这时,几个村民迎面走来,叶海等人非常紧张。出乎意料的是,这几个村民听说叶海等人是到该村看望艾滋病患者,他们立即接过行李,放在自己家里保管。其中一个村民还用自己的三轮摩托把叶海等人送到艾滋病感染者李阿姨家。叶海想给车钱,村民硬是不肯收下。李阿姨向叶海等人介绍了“艾滋病村”的情况,叶海边听边记边拍照,详细进行记录。
叶海等人在“艾滋病村”结束社会调查后,李阿姨叫来三轮摩托把他们送到村口。李阿姨指着后面拖拉机上的6个当地孩子说:“那车上,只有一个不是,其他五个都是。”叶海当天的日记写道:我们都知道她所说的“都是”指的是什么,但这个时候我们已没有恐惧了,有的只是对孩子的同情,对这个村子的同情……一个遭受过灾难的村庄,一群受到外界不公平待遇的村民,却是如此淳朴热情,不乞求外人的怜悯,自己紧紧地捆在一起,淡然地面对。
造访“阳光家园”看望孤儿
叶海在此次河南之行中,还到各地寄养艾滋孤儿的“阳光家园”看望孩子,给他们分发礼品与学习用品,还带着一群艾滋孤儿到河南大学玩。孩子们在游玩中,看到一条在淤泥中挣扎的小鱼,他们赶忙伏身跪在地上,用小手将小鱼捧起来,跑到湖边放生。叶海当场热泪盈眶,他在日记中写道:生命对生命的怜爱,生命对生命的珍爱,同样是在风雨中飘零,便更懂得生命的宝贵,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再经历过层层磨难和考验愈发显得善良。这样的一次游玩对于我们可能意味不了什么,但对于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来说,或多或少会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绚烂,我们真的不能不伸手去拉一把他们的生活,去扶他们走一段路。
回校办报告会感动众人
叶海等人回到杭州学校后,举行了“《他们的故事》———河南艾滋孤儿探访”报告会,让大家观看他们在河南拍摄的图片、VCD及记录下的文字材料。会上,有人主动上台抒发感受,有人情不自禁流下泪水。报告会结束后,该校师生纷纷向河南艾滋孤儿捐款捐物。按照叶海的讲法是:“捐赠的衣物之多,要把存入衣物的房间涨破。”叶海等人还准备省出零花钱,请“艾滋病村”的李阿姨到杭州旅游,一偿她的宿愿。
这些天,叶海等人正在筹款,准备邀请艾滋孤儿到杭州欢度暑假。叶海说:“希望这些不幸的孩子,也能多一些甜美的日子。”
(高敏)2005年0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