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伊始备考多 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留学及考研

发布时间:2005-09-08来源:


    新学期伊始,大一新生开始了他们憧憬的大学生活。紧张拼杀的高考圆满结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据记者采访,不少大学新生对大学考试都有这样的片面理解:没难度,“混”及格就OK了。有调查显示,新生入学第一次考试的不及格率往往偏高。
    
    浙江大学教务部的方老师对记者说,浙大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考试和学位早已不挂钩,因为我们相信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不成问题,学校应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上。虽然如此,浙大对学生学位课的要求还是很高,学校设置了一个“积点”标准,学生考试不及格没有达到这个点是要重修的,还要交一定的费用,而且一个学期一定要修满12学分,如果3个学期以上没有修满,学校可能会作出对学生的退学处理。
    
    所以,很多大一新生产生入学后“轻考试”心理,大玩特玩,以至于到了学期末亮红灯,正是认识上的误区造成的。
    
    大考仍然要重视
    
    过来人都知道,新生入学,面临的第一次大考恐怕就是期中考试。大学第一年大部分学校设置的都是基础课程,如英语、数学等,还会设置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因专业的不同而异。
    
    大学第一年是学习的比较关键的一年,但是很多大学新生往往会因为刚进大学,正处于一个迷茫期没有适应而忽视了这最重要的一年。第一年的期中期末考试常会有很多同学不及格,但更糟糕的是,很多同学以为这没有多大的关系。据记者了解,在大一的第一次期中考试中,杭州某高校的一个系就曾出现将近一半学生数学不及格的现象。
    
    某大学一位教授告诉我们,其实大学第一年还是很关键的,第一年考试成绩不好,对大学学习的心态会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由于成绩会记入档案,它会影响到你以后奖学金、直升研究生、出国留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大学和高中不一样
    
    大学新生入学应该怎么学?原先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还要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不少新生一开始都不习惯。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务处周主任说:“大学学习和高中完全不一样,在这方面学校每年都要引导,比如每年都要搞一系列大型的学生讲座,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传授大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开设心理辅导的咨询机构等。”他认为,学生必须培养自学能力,包括独立确定学习目标,对教师所讲内容提出质疑,学会查询有关文献,确定自学内容,与人探讨,写学习心得或学术论文等。
    
    四六级考试不放弃
    
    时下,虽然很多高校都已经取消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和与学位直接挂钩的规定,但是学生自己仍然还需对这两种考试加以重视,因为它们都是全国性的检测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考试,非常具有权威性。
    
    目前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的小萍说,四六级和计算机考试就像学生能力的试金石,证书在求职时更是一张硬凭证,所以还是一定要考出来的。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电系的大三学生小沈正忙着备考四级。他说自己刚进大学时,也是刚经历了高考的重压,以为大学生活就该轻轻松松了,结果头两年成绩都不好,英语四级考试也没有好好准备,现在快毕业了,才知道四级证书重要。
    
    浙江工商大学的小文现在已经考出了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六级,鉴于英语口语不行,他正在备考上海口译,目的是多学习,增进口语能力。
    
    考研或留学早准备
    
    现在,很多学生会在大学本科毕业后选择考研或者出国留学,及早准备就更有必要。因为很多国外的大学都会要求申请者提供大学学习成绩。杭州某大学的一位社会学老师说,上月曾有一位学生来找他,希望能把成绩单上的成绩都改高一些,因为他申请读硕士的那所国外大学要看他历年的成绩。这位老师哭笑不得。托福和雅思这两种考试的有效期限是两年,所以到大二的时候就可以准备了,否则一到快毕业,各种事情接踵而至,很多同学都弄得头昏眼花,要实习,还要准备毕业论文,很多人弄到最后手忙脚乱,什么都完成不好。
    
    如果要考研,那么本专业课程一定要好好学,一般到大三开始正式准备,大一大二是打基础的阶段。如果要跨专业,更应该及早了解专业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想被保送读研,就更有必要让成绩单有分量些了。
    
    ( 实习生 冯珊珊) 2005年09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