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大学路上的求是书院是浙江创办最早的新式高等学校,也是浙江大学的“老祖宗”。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在原属学校浙江中医学院搬走后,一直破落不堪。不过,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政府已经出资“回购”百年求是书院,书院内绿地10月1日就可以对外免费开放,而即将整修的书院预计年内也将开放。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实行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也就是被保护的文物在谁的地方,就由谁保养和修缮。求是书院的产权属于浙江中医学院,应由该校管理,而学校搬到滨江后并未打算保护利用。多年来,有识之士和市民多次提议,把文物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建议求是书院向市民开放。
杭州市园文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次从中医学院手中买回书院这样的省级文保单位,形式非常新,“回购”后,将拆除书院人为搭建的围墙,整治周边环境,对建筑进行整修。书院绿地将在国庆期间对外免费开放,而书院整修后估计以公益为主,年内也将对外开放。“书院具体用做什么,目前还在操作阶段。”
“浦江县有个国家重点文保单位郑义门古建筑群,以前一直是一家企业在操作,去年政府花几百万元买回。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也是一种新的尝试。”省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杨新平说,“企业、单位保护不好,政府有权,而且应该收回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文物本身就比较脆弱,许多企业、单位并不愿意出资维修保护,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让政府来做。”
回顾书院风雨沧桑路
◆坐落于大学路130号(原老浙大横路3弄7号)的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浙江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浙江大学的前身。
◆1901年11月,该书院改为浙江省求是大学堂。次年“求是”两字改称浙江大学堂。1912年按中华民国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改名浙江高等学校,又奉命停止招生,至1914年维持到最后一届学生毕业,学校完全停办。
◆求是书院归属浙江中医学院后,曾作为学校的食堂使用,后经修缮后做成了陈列室,但由于文物部门规定里面不能改造,所以书院使用价值不大,而且每年还要花不少维护费用。此后学校重视度下降,书院就开始冷落下来。
◆1997年8月,求是书院旧址经有关部门及众多有识之士的努力,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重新整修。
◆1999年,中医学院搬走,土地置换给房产公司后,书院就陷在高楼里面,成了“弃儿”。
◆2004年2月17日,早报头版头条报道《百年求是书院如今自生自灭》,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徐晓虹 劳国强)2005年0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