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 MA机架启运北京

发布时间:2005-09-22来源:


    本报南京9月21日讯 9月20日上午,南京阳光明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的广场上彩旗飘扬,在巨大的红色充气拱门下,以两辆挂着红色彩带的大型平板载重车打头的东西、南北两列5辆大车组成的车队正载着“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简称LAMOST)MA机架及其设备整装待发,记者看到所里的科技人员和来宾像天光所“嫁女儿”一样喜悦。为庆贺LAMOST首发启运北京兴隆天文观测基站,南京天光所在这里举行了一个简短而隆重的启运首发仪式。
    
    据介绍,LAMOST是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她是一架卧式中星仪式主动改正板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具有4米通光口径和5度视场,在暴光1.5小时内可以观测到星等为20.5等的天体,直径为1.75米的大焦面上可放置4000根光纤,连接到十几台光谱仪上,一次观测可同时获得4000个天体的光谱,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也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此次起运的MA机架是LAMOST的关键部件之一。它是望远镜精确指向、跟踪天体的关键部件,起到支撑MA施密特改正板、精确对准需要观测的天体、克服地球自转精确跟踪天体的作用。该机架是目前国内结构尺寸最大(8米)、精度最高的地平式双轴跟踪机架,采用了液压轴承,摩擦驱动,计算机全自动控制。经机电联调检测,重复指向精度小于1角秒,跟踪精度小于0.3角秒,其精度优于设计要求。
    
    MA机架的启运,标志着LAMOST项目正式全面进入安装调试阶段,LAMOST的建成,将解决国际天文界长期不能解决的大视场望远镜不能同时兼有大口径的难题,她的建成也将使我国大视场天文学的研究走在国际的最前沿。该项目预计在2007年底前出光。
    
    (记者朱小卫) 200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