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条电力“高速公路”建成

发布时间:2005-09-27来源:


    本报北京9月26日电 今天上午10时03分,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一声令下,国内首个最高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西北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它不仅意味着我国首条电力“高速公路”贯通,而且标志着我国电网技术一举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该工程投产仪式上表示,这一工程投入使用,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柴松岳、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等出席了今天的投产仪式。
      
    投运的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包括青海官亭至甘肃兰州东长达140公里的750千伏输电线路和两座750千伏变电站(主变容量均为1×1500兆伏安),投资概算10.9亿元,建设周期近两年。
    
    为什么选择在西北地区建设特高压电网示范工程?据介绍,西北地区现有的330千伏主网架电网已不能满足长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输送和交换要求。据专家计算,到2010年,西北330千伏电网输送容量将渐趋饱和,系统短路电流接近开关遮断容量,线路走廊紧张。而从西北能源布局来看,电能构成包括得天独厚的黄河上游梯级水电资源,陕北、宁夏和新疆的煤炭资源,最适合建设成“水火打捆”式大型电力能源库。西北电网与其他电网相比,规划服务面积大,能源基地至各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较远,东西部水火电补偿调节潮流大,属于典型的长距离、大容量输电,而一条750千伏线路的输送能力是330千伏线路的4倍,在送电过程中线损还会明显降低,同时线路走廊占地面积也较330千伏线路减少许多。
    
    该示范工程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义,还因其技术水平上的诸多亮点:
    
    ———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的29个子项目,全部为我国独立自主完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工程装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如在工程建设中750千伏线路采用的6分裂、刚性跳线、扩径导线等先进技术与材料,其工艺技术和放线方式在我国都属首次。
    
    ———创同类工程世界最高绝缘水平。国外的750千伏输电系统都是在海拔较低地区建设,而该系统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这是一项艰巨的技术挑战,因为在高海拔地区750千伏外绝缘水平和空气间隙已接近或相当于百万伏特高压,也就是说,该工程具有的空气间隙和外绝缘水平相当于海拔较低地区百万伏特高压的水平。
    
    ———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优良。工程变电和线路工程的质量总体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并达到了质量评定规程的优良级标准。线路工程总体实现了零缺陷目标。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的目前世界上投入商业化运营的最高一级电压电力系统工程,该工程的建成投运也标志着我国在电力系统工程设计及建设、设备制造、系统运行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工期也创造了国际同类工程最短记录。
    
    根据规划,西北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建成后,还将建设青海官亭到西宁、甘肃兰州东到宁夏银川东、新疆哈密到甘肃永登等工程。
    
     (记者 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