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的要求,2005年秋季入学的所有大学新生都要建立心理档案,同时在直属院校全面使用“中国版”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以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检测。10月15日,5500多名浙大新生通过学校网络参加了针对新生的心理测试。
绝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
在本次浙大新生心理测试结果中,只有少数学生出现部分测量指标偏高的状况。
浙江大学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中心主任陈庆老师说,根据心理测试的结果,学校会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
心理测试的目的只是让心理咨询老师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开一些心理健康讲座,请专家讲课以外,针对个别学生学校还专门有心理咨询老师。
399道题,40分钟完成
尽管教育部已经组织专家研制了《中国大学生心理测评量表》,但是,当前各个高校实际采用的大学生心理测评量表还各不相同,主要使用的量表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调查表(UPI)以及90项症状清单(SCL-90)等。浙江大学一直采用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调查表中共有399道题目,涉及到学习工作、生活、为人处事、性格等各个方面,该测试要求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完成。
心理测验都是一些简单的选择题,例如“我早上起来的时候,多半觉得睡眠充足,头脑清醒”,“似乎没有一个人能了解我”,“我确实缺少自信心”等,测试者从“是”、“否”、“不确定”三个选项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即可。
根据人格调查表的调查结果,利用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就可以得到参加测试的学生们在价值观、态度、情绪、气质、性格等各个方面的相关信息,最后形成一份学生心理档案。在学生心理档案中,有对每个学生包括抑郁、性偏向、妄想症、性格内向或外向、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等多个方面的指数,从而可以看出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些量表可以查明学生的躯体感受,甚至可以查出学生的抑郁倾向、性偏向、精神衰弱状况等。
浙江大学从2000年开始成为心理档案试点,当时只抽取了几百名学生做了抽样调查。从2001年开始,所有进校新生都必须接受心理测试,参加率一般在95%以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心理测试不同,新生
心理测评除了关注新生抑郁问题之外,“性问题”也变得格外重要,有些题目还涉及怀孕、堕胎等方面。
心理档案保密,学生自己能看
学生心理档案是必须严格保密的材料,一般学校都要派专人负责、在专用的场所妥善保管,只有学校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心理咨询专家才有权申请查阅学生心理档案。其他人员一律无权接触。
那作为心理档案的当事人,学生本人是否可以查看自己的心理档案呢?学校原则上允许,但也要分情况对待。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并不赞同向学生公开心理测评结果,这样做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心理测评只是分析学生心理状况的一种工具,测评结果不能用绝对化的态度来看待。没有经过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本人面对面的会谈评估,心理测评结果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二是使用的心理测评量表的差异,各种心理测评量表的作用都不相同,其分析的角度和内容也都不相同,有些量表的测评结果适宜反馈给学生,例如16PF,而有些量表的测评结果不适宜反馈给学生,如MMPI。对后者,陈庆老师说,“如果学生一定要看自己心理测试结果,那必须由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给予适当的解释说明,否则学生自己阅读报告,可能理解得不准确,反而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心理暗示。”
“邀请信”约谈学生
心理测评完成后,一般都会筛选出一部分测量指标偏高的学生。有些人把它说成是心理测试“不过关”。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理解。
心理测评无所谓过关不过关,因为学校绝对不会用心理测评结果来淘汰学生,或者影响学生的评优、入党、保研、考研等,心理测评不能对当事人不利,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违背这一原则,心理测评将遭到参测者的抵制,最终将走进死胡同,失去操作的意义。心理测评的合理用途就是以此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提供科学的、有效的心理援助。
一般来说学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会根据学生在心理测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通过电话或书信等形式,邀请学生前来咨询中心面谈。邀请信的内容或电话中的措词一定要仔细斟酌,有一个恰当的表达,不能让学生感受到邀请信在暗示他有心理问题。通过面谈,有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可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出更真实的评估,可以核实在心理测验中反映出的一些疑点,排除心理测评中的“假阳性”者。对于确实存在心理不适或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仔细区分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等,再分别情况给予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不同的处理措施,以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老师要培训
由于各个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心理咨询老师也变得炙手可热起来。在浙江大学,共有24名心理咨询老师在各心理咨询点值班,接待学生,他们分别来自学院心理学系、教育学院和医学院。此外,在学校医院还有5位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医生。即便如此,浙江大学还每年推荐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而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让每个老师都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他们特地邀请心理学专家给老师开讲座。
背景
去年,教育部牵头在部直属高校以及部分普通高校2004年级学生中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心理测评,测试了由我国心理专家研制的大学生心理测评量表,并为参测的2004年级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对部分学生实施了心理干预。经过试测和常模修订工作,该量表已比较成熟和完善,今后,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望用上这个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符合中国大学生特点的心理测评量表,更好地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文/ 吴婧 200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