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11月8日讯(记者黄辛)针对由高致病性H5N1病毒株引起的禽流感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蔓延,我国部分省市也发生禽流感的严峻形势,中科院上海分院有关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迎难而上,在研制预防禽流感疫苗以及治疗人感染禽流感新药方面寻找路径,力啃“硬骨头”。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日前召开紧急科研会议,组织所属8个研究所相关学科的优势力量,从药物研发、快速诊断与疫苗研发、食品安全等三大主攻方向进行抗禽流感病毒科研联合攻关。科研人员将通过大规模的联合研究,探索致病机理,开发相关新药,寻找人类对抗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抗禽流感病毒药物研发”由药物研究所牵头,组织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等联合攻关,目前已经启动AIV感染机制研究、抗AIV化合物的设计及大规模合成和提取、建立抗AIV药物筛选模型。“快速检测诊断技术、重组疫苗研发”由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牵头,组织了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等单位有关蛋白质表达、抗体与免疫的相关研究力量,从病毒蛋白质的表达与提纯、抗体制备、免疫机理和疫苗研发等方面开展工作。“食品安全和食品污染检测与防治技术研发”则由营养科学研究所牵头组织攻关;除了组织和协调上海生科院院内食品安全科研力量外,营养科学研究所还参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筹建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中心的工作,并在所内组建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致力于食品污染的科学问题研究。
除了组织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外,上海生科院下属的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物信息学中心等支撑体系以及大型技术平台也被全面动员起来,参与到抗禽流感病毒联合攻关工作中。生命科学信息中心负责全面收集有关抗禽流感病毒的科研信息;生物信息学中心则为药物研发和疫苗研发提供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技术服务。同时,上海生科院正积极构建与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的抗禽流感病毒科研协作网络。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日前召开紧急科研会议,组织所属8个研究所相关学科的优势力量,从药物研发、快速诊断与疫苗研发、食品安全等三大主攻方向进行抗禽流感病毒科研联合攻关。科研人员将通过大规模的联合研究,探索致病机理,开发相关新药,寻找人类对抗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抗禽流感病毒药物研发”由药物研究所牵头,组织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等联合攻关,目前已经启动AIV感染机制研究、抗AIV化合物的设计及大规模合成和提取、建立抗AIV药物筛选模型。“快速检测诊断技术、重组疫苗研发”由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牵头,组织了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等单位有关蛋白质表达、抗体与免疫的相关研究力量,从病毒蛋白质的表达与提纯、抗体制备、免疫机理和疫苗研发等方面开展工作。“食品安全和食品污染检测与防治技术研发”则由营养科学研究所牵头组织攻关;除了组织和协调上海生科院院内食品安全科研力量外,营养科学研究所还参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筹建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中心的工作,并在所内组建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致力于食品污染的科学问题研究。
除了组织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外,上海生科院下属的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物信息学中心等支撑体系以及大型技术平台也被全面动员起来,参与到抗禽流感病毒联合攻关工作中。生命科学信息中心负责全面收集有关抗禽流感病毒的科研信息;生物信息学中心则为药物研发和疫苗研发提供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技术服务。同时,上海生科院正积极构建与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的抗禽流感病毒科研协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