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研发对水禽有效禽流感疫苗

发布时间:2005-11-22来源:

    本报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潘锋通讯员姜梅林)记者今天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新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成功并走向世界、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取得的历史性突破等中国农科院在“十五”期间取得的多项重大成果,近日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中央领导同志在批示中指出,实践证明,最终解决农业问题要靠科技,有效防控动植物疫病也要靠科技。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研制的H5N2疫苗,在扑灭我国2004年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近期,他们又自主研发出国际最新型的H5N1基因重组禽流感灭活工程疫苗,该疫苗对鸭、鹅等水禽也同样具有良好的免疫性,首次成功解决了水禽缺乏有效禽流感疫苗这一世界性难题,是目前全球唯一大规模应用的人类/动物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工程疫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禽流感的预防控制能力和国际地位。目前疫苗已签订了向越南出口3.4亿羽份的合同。
    
    生物技术所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创建高产量、高纯度、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及育种新体系,该技术推广应用后增产超过25%,每年新增的皮棉相当于目前1000万亩棉田的总产量,等于再造一个长江流域棉区。
    
    水稻所继成功选育出国际公认的超级稻组合“协优9308”之后,又培育出一批以“国稻1号”、“国稻6号”为代表的超级稻新品种/组合,高产潜力大、米质优良、抗逆性强,已超过农业部、科技部制定的超级稻第二阶段的产量目标。
    
    作物科学所经过20年潜心研究建立的国际领先的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技术平台,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被“绿色革命之父”布劳格誉为“小麦育种的革命”。
    
    油料所育成的油菜新品种目前覆盖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1/3以上。其中以“六高、两优、多用”优质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为代表的一批双低油菜新品种,综合性状突出,品质、产量和抗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表示,作为国家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科院将紧紧围绕国家目标,和全国农业科研单位一起,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