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袁玉华爱上“教拼音”

发布时间:2005-12-08来源:


    早报讯 一件橘红色外套,一条红蓝相间的围巾,长头发夹在耳朵后面,素面朝天,活泼开朗,富有亲和力。这是文海实验小学的年轻教师、教育学研究生袁玉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今年7月从学校毕业后,袁玉华已经在文海实验小学一(5)班教了半年拼音、识字,对这半年小学教师经历,她自我评价:“不是简单地教拼音识字,我努力让孩子们喜欢语文,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把人文精神一点点渗透进去,我乐在其中。”
    
    学历是越读越高 学校倒越教越低
      
    今年6月份的一次招聘会上,浙江大学教育学研究生袁玉华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开始了自己的小学教育之路。在袁玉华看来,基础教育越是低段越重要,所以她选择了教小学一年级。
      
    在读研究生之前,她已经在高中教了四年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没想到书读上去了,教的学校却由高中变成了小学。有人认为研究生教小学没面子,她母亲也曾反对过。但袁玉华不这么认为,“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喜欢孩子。教书不管大学、中学、小学都一样,基础教育要求最高,影响到一个人今后的发展;而且,现在小学也需要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按照新课标,袁玉华要教孩子们一个半月的汉语拼音,要让他们在第一学期认识400个字,还要教常识问题,一些标点符号、小古诗、童话、寓言。袁玉华现在住在下沙,每天6点半起床,7点半到学校,指导学生早读。“语文课都很早,一般是一二节课,教小孩子要想得很周到仔细,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教具、课件要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
    
    原以为教高中累 不料教小学更累
      
    除了教学之外,袁玉华还兼学校一部分科研工作,负责三个课题,一个市级的《学生反思力培养实施策略研究》,还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小班化教学”,还不定期到市区听报告。她打算除了搞好教学外,还要做好科研,要把自己的教学心得理论化,做一个有后劲的老师。
      
    “本来以为高中有升学压力很累,但半年下来,发现教小学比高中还累,学校又属于开拓时期,不过大家都很有干劲。每当学生说,‘我最喜欢上你的课了’,就觉得非常开心”袁玉华说。
      
    文海实验小学校长钱晓华评价说,袁玉华的理论功底、教学科研都不错,而且她还能带动学校其他老师搞科研。
    
    (200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