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黔金丝猴人工饲养繁殖技术已经成熟

发布时间:2005-12-28来源:

    新华网贵阳12月27日电(记者秦亚洲、海明威)我国人工饲养繁殖的第二代黔金丝猴身体健康、成长良好。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业勤说,这标志着我国黔金丝猴人工饲养繁殖技术已经成熟。
    
    有“世界独生子”之称的黔金丝猴目前野生种群数量有750只左右,在全球仅仅分布在总面积419平方公里的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鉴于黔金丝猴野生种群数量少,栖息地范围小,灭绝的危险系数特别高,1992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野外捕捉了7只黔金丝猴进行人工饲养繁殖的研究。
    
    经过13年的艰苦努力,第一只人工饲养繁殖的黔金丝猴于1995年出生。2002年,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科研人员又成功繁殖了第二代黔金丝猴。
    
    杨业勤说:“第二代黔金丝猴中最大的接近4岁,最小的仅1岁。通常来讲,黔金丝猴的人工饲养繁殖到达第二代,并且有一定数量、猴子成长良好,就标志着人工饲养繁殖技术的完全成熟。”从2002年至今,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共繁殖了13只黔金丝猴,总体雌雄比例接近1:1.
    
    黔金丝猴,隶属于灵长类,是我国列为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也是《濒危国际贸易公约附录1》中列为“E”级,即濒危度最高的动物。在我国特产的3种金丝猴中,黔金丝猴是数量最少、栖息地最狭窄、生态学资料最少的一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