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人类对探索外星生命充满了好奇,但茫茫宇宙哪里是外星人的家园?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上周举行的一次会议上,美国天文学家公布了他们精心挑选的十大候选恒星名单,这些离地球相对较“近”的恒星在大小、年龄和成分组成上条件合适,很有可能拥有一个类似地球的行星。这份候选名单将成为美国宇航局(NASA)2020年之前发射的“类地行星搜寻者”的首批探索目标。
“类地行星搜寻者”将是一个由两个绕轨运行的望远镜组成的双星系统。公布这一名单的Margaret Turnbull来自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她说:“显然,我们不能让‘类地行星搜寻者’对4000亿颗恒星挨个盘查。”所以,Turnbull代表NASA和一个独立运营的地外智慧探索机构SETI,对候选的众多目标进行了挑选,将恒星条件限定为拥有可能存在液态水的行星。
Turnbull还指出:“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这些宜居行星。”所以,候选恒星不能太亮,否则人们很难看清它的行星。变星也被舍弃,因为它忽冷忽热,生命很可能无法适应。太年轻或者太年老的恒星也被剔除在外。含气体成分太多的恒星也不在考虑之列,因为它们很难产生像地球这样含大量金属元素的行星。还有一些有巨大伴星的恒星也“落选”了,因为其伴星的引力很可能扰乱生命进化所需的稳定条件。
Turnbull公布的十大候选名单包括飞马座51号,瑞士的天文学家1995年在那里首次发现太阳系外的第一颗行星——一颗类似木星的行星。候选目标还有天蝎座18号星,该恒星与太阳出奇的相似,它们具有相近的年龄、质量、直径以及表面温度,自转周期也接近,还具有相似的耀斑等活动周期。进入名单的还有epsilon Indi A,这颗恒星只有太阳的十分之一亮;以及半人马座阿尔法B星,这是离太阳最近的一个恒星系统。
Turnbull承认,实际上,当我们看这些所谓的“可能有生命的恒星系统”时,很难对它们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排名。对每颗恒星我们都所知不多,无法肯定其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另外也有专家指出,天文学家不应该局限于寻找和地球一样的目标,应该致力于寻找我们所不知道的生命种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Carol Cleland说,从DNA的角度而言,地球上的生命都很相像,很有可能来源于同一祖先。地外生命则完全可能由不一样的物质构成,或者采取非常不同的结构。
NASA前些时候对经费安排进行了调整,将科学探索项目的经费挪到载人航天器的研制上来,使得地外生命探索研究备受影响。SETI的Jill Tarter认为,对于天文生物学来说,预算比2005年减少了一半,所以将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
她还说,过去,如果有人发现了地外生命的信号,该做什么,向谁报告,如何发布消息,NASA都有明确的政策;但现在他们只能首先将消息报告给对经费进行赞助的慈善家。他们包括微软的合作创办者Paul Allen以及微软的首席技术官Nathan Myhrvold等人。
(肖洁)2006-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