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利群阳光五年助学 青春样本缩影中国

发布时间:2006-03-08来源:作者:3113


    迄今为止已资助全国九省一市近3000名贫困大学生的“利群阳光”助学行动,近日一本近4万字的调查报告深情出炉:这可说是中国近年来针对贫困大学生最具权威的调查,对当下300多万贫困大学生的生存现状,有着最真实的描述。
    
    阳光撒在心间,温暖一生旅程。“利群阳光”是由都市快报和杭州卷烟厂于2001年发起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活动最初在浙江一省开展,其后逐渐向全国各地拓展。去年活动已覆盖浙江、北京、山东、江苏、广东、湖南、辽宁、福建、江西、河北九省一市,至今共有2500名优秀的寒门学子受助。加上5年来社会各界的爱心加入,共计有近3000寒门学子受到了资助。
    
    这些接受“利群阳光”资助的贫寒学子,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状况又是如何?接受资助后,他们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对于未来,他们又有着怎样的谋划打算?去年底,都市快报和杭州卷烟厂委托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和受资助贫困学子面对面的访谈,并发放回收问卷调查,作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
    
    本次调查收集了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青年群体的生存、精神状态的详细数据,以探索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因素。调查报告指出,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需建构有效的政府、学校、社会、个人等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扶助机制,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心理健康和个人能力上的帮扶。
    
    这份近4万字的调查报告由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卫军英博士率领10多位硕士研究生共同完成,共发放问卷2000份,有效回收852份,有效回收率达到42.6%。
    
    本次调查可以说是中国近年来针对贫困大学生最具权威性的一次调查,对于中国300多万贫困大学生的生存现状,有着最真实的描述。
    
    近三成贫困生家庭父母双亡或一方去世
    
    首先从家庭人员结构来看,28.25%的家庭父母双亡或者一方去世,40%的家庭家人残疾或者患病,这样看来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家庭劳动力不足,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维持生存尚且不容易,更不必说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了。
    
    家庭年收入在4100元左右而孩子一年学费就要5400元
    
    从家庭收入来看,这些贫困生家庭的收入都比较低。家庭年收入不到4000元的就占到了将近三分之二,在8000元以下的占到总体的82%。这些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在4100元左右。
    
    调查表明,平均每个学生每年的学费就在5400元左右,还不包括其日常生活费,单单子女的大学教育费用就足以使一个家庭入不敷出,处于负债状态。而一个正常的家庭还需要在吃穿、医疗、住房方面的支出,这样一来在经济方面捉襟见肘就不足为奇了。
    
    每月生活费只有217元是周围同学的一半
    
    由于大部分贫困生还是依靠家庭提供生活费的,因此我们对家庭提供的生活费也作了相关调查。就结果来看,贫困家庭所能提供的生活费是相当有限的,平均每月在217元左右,也就是说一年1953元左右(以每年9个月计算)。一半以上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在101-300元之间,还有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的,能提供400元以上生活费的家庭所占比例较少。按目前的物价和消费水平来推算,217元的生活费只能满足贫困学子们的吃饭等基本需求,其他开支就需要依靠另外的收入来源弥补了。如兼职、学校的奖学金和补助、国家的助学贷款等。
    
    和普通同学相比,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水平到底处于什么样一个状况呢?调查表明,贫困生周围的同学有四分之三的人每月开支在300-700元之间,平均在576元左右,是贫困生的2倍。
    
    吃饭是最大的开支但每天花费大多不到9元
    
    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具体开支项目来分析,膳食在各项开支中稳居首位,其次是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品的消费。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膳食在贫困大学生的开支中列居首位,但他们每天吃的并不是太好。调查表明,三分之二以上的学子们每天的膳食消费在5-9元之间,其中5-7元所占的比重最大,为40.81%,87.71%的贫困生膳食花费在9元以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吃饭一天不超过5元,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大学生来说,是难以完成正常营养摄入的。
    
    贫困是一种学习动力九成贫困生成绩中等偏上
    
    调查表明,“阳光学子”们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23.5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居于前几名,约有一半的学子是中等偏上,中等偏下及最后几名的比例加起来只有7.1%。18.50%的学生表示还不清楚自己的排名。
    
    在问及“是否因为是贫困生而对自己学习要求更高”时,共有93.8%的同学持肯定答案。
    
    不容易向人敞开心扉面对异性感到紧张或自卑
    
    从统计情况来看,有近一半(44%)的贫困学生没有异性好友,这个比例还是相当大的。这说明这些学生的人际交往面还比较窄,在同异性相处时感到紧张或自卑。从面对面的访谈中得知,为了面子或者是避免让异性瞧不起,有部分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而有意识地不与异性交往。
    
    调查表明,大部分(67%)贫困生只有1~5个关系密切、能够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有6个及以上关系密切朋友的比例只有28.3%,还有36位受访者明确表示这样的朋友一个也没有。这表明贫困生的社交圈还是比较小的,一般情况下他们不容易向人敞开心扉,因此朋友比较少,关系密切的更少。
    
    一半选择工作一半选择读研工作地大多青睐大城市
    
    在回答毕业以后有何打算的问题上,有48.8%的人选择参加工作,42%的人选择继续读研,两者比例大体相当。相比较之下,选择出国留学和自己创业的人比例就比较少了。出国留学的比例不高,显然同贫困生家庭情况相关,拮据的家境根本无法承担巨额的出国费用。
    
    在期望的工作地点上,调查发现,有27.3%的人选择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28.1%人选择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选择一般省会城市和回到家乡的次之。选择中小城市和去支援西部的相对较少,分别为6.6%和8.4%。
    
    部分贫困大学生脱离实际期望毕业后月薪5千甚至5万
    
    在问及人生目标时,有78.5%的同学选择“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表明大部分同学还是把报效社会作为自己奋斗的方向。而选择追求声誉、财富和权力的共有61人,占7.2%。交叉分析后发现,在这61人中,有42人认为贫困给自己的精神心理和学习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占69%。因此,这部分同学站在改变贫困现状的基础上选择追求声誉、财富和权力也是无可厚非的,而且追求声誉、财富和权力并不妨碍这部分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然而这其中有接近30%的同学期望将来的月平均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有些甚至是5万元。这部分人就脱离实际,表现出了一定的功利倾向。
    
    受资助的阳光学子都希望将来能够回报社会
    
    在回答“利群阳光资助对你增加回报社会意识触动大吗”的问题上,有94.2%的人选择了很大(45.8%)或较大(48.1%),只有极个别的人对此毫无触动(占0.1%)。
    
    结合“利群资助后,你的心态有何变化”这一开放题,许多受访者表示,利群的资助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减少了心理压力,让自己可以安心的读书,或者不用半工半读,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读书。除此之外,更是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和温暖,消除了自己的孤独感,觉得生活有了希望,从此学会了感恩社会。比如“减少了对富人的敌视”,“看待社会的角度不像以前那样狭隘了”。许多人表示,在自己的困境得到缓解之后,希望将来有能力回报社会,将爱传递。
    
    (记者杨俊)2006年03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