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大学时代

行走在校园里的文明“游侠”

发布时间:2006-03-29来源:作者:84464


    午餐时间的大学学生食堂总是熙熙攘攘的,尤其是洗碗池边,你来我往,一人用罢另一人接上,所以,有的同学就把关龙头的动作“省略”了——但他刚洗完转身走人,却被一旁的另一位同学“抓住”了:“同学,请注意节约用水!”说话间,他已经顺手将仍在出水的龙头拧紧了。这位同学是浙大校园文明先锋队的一员,在浙大的校园里,有一群这样的“游侠”,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校园中倡导和维护校园文明之风、学术文明和诚信风尚,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支队伍中。
    
    “刚与他们接触的时候,我很吃惊学校竟然有这样一支学生队伍。”浙大后勤处节能办公室的屈利娟老师用“吃惊”来描述当时的心情,“这是别人能想到而不屑于做的事,他们却做了,我觉得很了不起。虽然他们所做的事永远不会有轰轰烈烈的效果,但他们是在身体力行‘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以遵纪守法为荣’的理念。”两年的时间,她已经对这些学生刮目相看,惊异也转为了敬佩:“十年了,这支队伍从没断过,一届一届的学生毕业走出校园,但还是有很多人拿起了接力棒,把它坚持了下来。”
    
    据了解,这支队伍的前身是玉泉校区的“校园文明督察队”,1996年成立,当时的主要内容是“早晚值勤”,负责自行车的管理,同学们都称他们为“红袖章”。慢慢地,几乎每个校区都成立了类似的组织,管理范围也逐渐扩大。目前,这支由数十名同学组成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管理"为宗旨的校园文明先锋队,已经有了统一的名称、队徽、网站和管理规章,分布在紫金港、玉泉、华家池和西溪等4个校区,用行动为校园文明建设做着努力。每天,他们都要到校园里巡查一番,用“发现的眼睛”寻找学校公共设施、绿化、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并及时反映到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去年,队员们发现有的自修教室灯火通明,却只有一两位同学甚至是空的,就向学校提出了分层分时段开放自修教室的建议。屈老师介绍说,“这个建议现在已经在紫金港校区实施了,我们每天在网上和公告栏公布一批开放的自修教室,然后按照学生入座情况进行调整,现在,这个建议已经纳入学校教室使用制度了。”这一建议还被评为全校节电节水金点子大赛的一等奖。
    
    玉泉校区的队员们还有一项固定的工作——周一和周四的每天下午5:30,全体队员都会集合在三食堂门口的海报栏前,清理海报栏上的“牛皮藓”。在他们的主动要求下,玉泉校区第九教学楼大厅的黑板报也交由他们来管理,以每月两次的周期变换着内容,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和节约、诚信的思想。在浙大BBS“缥缈水云间”的校园文明版,经常会登出一些失物招领启示,这也是队员们定期从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搜罗”来的。同时,他们还组织了“教室静音标记征集”,“24小时缺水体验”,“节约之星”寝室评比和flash、mv和平面海报设计大赛等各类特色活动。
    
    浙大机能学院五年级学生彭松贤是校园文明先锋队的队长,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有信心,“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从思想观念上杜绝不文明行为。我们的宗旨是不仅是‘看’、不仅是‘说’,关键在‘做’,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宣传我们的理想和信念,倡导积极向上的荣辱观”。
    
    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使他们得到了“踏实肯干”的评价,由此,也影响了身边的一群人。浙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代风便是在室友的影响下加入到这个集体的,目前,他已经被保送直博,并决定会一直留在这个团队。“我们做的虽然都是小事,但我觉得很有意义,而且,周围的人也在不断地给予我们鼓励”。他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年底,他们组织的“节约伴我行”——节能知识网上答题竞赛得到了很多同学的支持,“当时上网参与的人非常多,我们出的题目都很难,在网上搜索是找不到答案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得到了满分。问卷的最后一题是向同学们征求意见的选答题,但基本上每个参与的同学都写上了建议,并详细地列出解决办法。这些让我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工作中,他们也很注意方法。网络成了他们的左膀右臂,本身也是个“网虫”的彭松贤说,“现代人都爱上网,张贴海报同学们不一定会看,但只要发在网上的,大家都会关注。”他们在学校“缥缈水云间”开辟了一个校园文明版,种种校园现象都是他们讨论的内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一经披露便会招来跟贴者一片骂声,而类似拾金不昧的良好风尚总是赞声不断。“网络扩大了舆论的影响力,同学们能在别人身上学会什么是文明。随着事变时迁,我们的工作内容和方式都会作相应改变。”
    
    正如队员们所说,“其实,我们所做的,都是一些不经意的琐事。如果有一天,我们的队员都失业了,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我们应该更认真工作,我们相信这一天为时不远。”
    
    (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