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金华与浙大科技结亲越走越近

发布时间:2006-04-06来源:作者:2373


    本报消息(记者 徐朝晖)项志宇的名片上印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浙大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博士,另一个是浙大金华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他说自己今年差不多成了两栖人,每周一半时间当学者,在浙大埋头搞自己的信息工程研究,另一半时间在金华当科技“红娘”,马不停蹄跑企业。
    
    根据在第六届金华工科会上签订的协议,去年底浙江大学在我市设立了技术转移中心,以加快浙大的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金华企业提供技术支撑。项志宇说,技术转移中心的设立,等于把浙大这个强大的科研中心搬到了金华家门口,企业有什么技术需求,只管找他这位“红娘”牵线。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浙大每年还要分批组织专家教授来金华开展科技开发、转让和服务等活动。比如去年浙大就派出13个院所的专家教授联袂来金,进行全方位的科技合作交流,收获颇丰。
    
    项志宇的办公室设在市农科教大楼二楼,但办公室里很少能找到他,因为大多数时间他被邀请到企业去了。3月31日上午,本来他约好到永康几家企业去,没想到金华东方巨龙衡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宏伟一早就堵在了办公室门口,半路把他“抢”到企业去了。项志宇不得不在电话里连声向永康企业表示抱歉。何宏伟告诉记者,现在衡器行业传统产品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要想跳出低水平重复竞争、求得大发展,只有寻求科技支撑,不断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所以无论如何要请项博士到企业去参谋参谋。
    
    项志宇说,其实企业看中的是他背后浙江大学这棵“科技大树”。据介绍,浙大把200多个学科和200多个研究所整合成了22个学院,集成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的力量,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目前浙江大学拥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近40个部省科研基地,去年申报的专利就达1244项之多。
    
    “以往很多时候,科技成果一开完鉴定会就束之高阁了,造成大量浪费。”项志宇说,但现在浙大对加速成果转化非常重视,不仅推广既有的科研成果,更要求“主动介入,提前服务”,帮助企业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相应技术支持。去年浙大投入科研经费11.3亿元,其中就有7亿元来自成果转让与合作。项志宇说,浙大金华技术转移中心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市科技局成果与科技合作处处长孟伟称浙大是金华开展技术创新的“老搭档”。199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举办了第一届金华工科会。从那时起每届工科会浙大都是协办单位,都会派出许多知名专家教授在现场进行咨询服务。据统计,仅2003年以来我市企业与浙大就签订了90项科技合作协议,合同金额将近1.8亿元。其中仅市区就有6家企业与浙大共同建立了研发中心,双方来来往往就像走亲戚。
    
    我市企业与浙大围绕新产品开发进行联合攻关或科技成果转化,在合作中既提升了企业技术人员的开发水平,也结出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东阳化学工贸有限公司与浙大催化研究所合作研发“煤制工业合成二甲醚”,其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列入了国家863计划。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公司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等单位共同承担金华奶牛种质改良及乳质提升关键技术项目,建成了成乳牛500头、培育牛700头的高产奶牛核心群,建立了5000亩优质牧草基地和一批青贮设施,示范推广年单产6000公斤牛奶的奶牛5600多头。
    
    浙大与我市企业频频接触,结下上百对科技姻缘,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02年以来,我市企业与浙江大学合作的项目有197项被列入市级科研计划,市政府拿出了700多万元资金予以支持。去年7月,市政府又专门拨款300万元,设立了扶持与浙大科技合作的专项资金。同时义乌市也设立了扶持与浙大合作的500万元专项资金。这大大激发了我市企业与浙大开展高科技或创新型项目合作的热情,当年市本级就有16个项目列入首批资助对象。
    
    今年春节后到现在,项志宇在我市已跑了近30家企业。他随身总是带着浙大科技成果转让汇编,上面印有涉及10多个领域的数百项成果。在资源要素趋紧的形势下,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能摆脱目前低水平重复竞争局面。永康大一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在射频集成控制技术方面有所突破,经项志宇博士牵线搭桥,已与浙大签订了合作意向书,目前正在申报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项志宇说,下一步将重点对生物医药、汽车工业、新材料和信息电子等金华优势产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对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吆喝与服务,使金华与浙大的科技姻缘更加美满和谐。
    
    2006年04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