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9日讯(记者潘锋)一座融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理念于一体的智能化教学科研办公楼——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日前建成。该楼是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新系馆,总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应用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发电、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国际上多项最先进的技术、材料和设备,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该楼由中国科技部和意大利环境与领土资源部共同建设,在节能方面,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采用钢结构和高性能玻璃幕墙,地面以上建筑材料的可回收利用率非常高。通过先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室内与室外之间创建了一个温度适中的环境,有效地降低了室外温度对室内环境的不利影响。智能化控制不仅使室内冷暖气分布均匀,而且还能通过感应装置合理使用光以及供给冷气和热气,在无人时自动停止,大大节省能源。初步计算,该楼的能源消耗与同等规模的建筑相比,可节约70%左右的能源。
在环保方面,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以太阳能和天然气作为主要的能源,屋顶等处安装的太阳能光电池板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同时采用了天然气发电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冬季发电机组产生的废热可直接用于供暖,而夏季发电机组产生的废热用于驱动吸收式制冷机。与同等规模的使用燃煤锅炉供热和火电的建筑相比,该楼每年将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二氧化硫5吨。
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剪彩仪式和庆祝大会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中意两国有关方面负责人为大楼落成剪彩。参加剪彩仪式的中外来宾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在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举行的“意大利节能技术展”和“清华大学学生环境科技竞赛优秀成果展”。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在致辞中希望,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的许多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和工程技术能够为中国建筑节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为中国下一代节能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树立样板。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表示,建设具有示范性的、环境友好和节能的建筑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意大利环境与领土资源部部长佩克拉罗·斯卡尼奥说,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的建成,将为中意两国在环境和能源领域长期发展合作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潘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