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营养大会昨天正式开讲

快报市民记者大显身手

发布时间:2006-10-17来源:

■一周最好吃两次鱼■早餐最好吃麦片和馒头■贵的鱼并不比便宜鱼营养■想生孩子不要吃炸薯条
    
    ■黄芪可治脑伤病人■杏仁有利吸烟者的健康■吃豆子比吃豆浆好■吃黑米对冠心病人有好处
    
    昨天,由国际营养科学联盟(IUNS)、浙江大学和亚太临床营养学会(APCNS)共同主办的“国际营养科学联盟第八届临床营养学大会”暨“第五届亚太临床营养学会大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开幕,会议以“食品、健康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前沿性学术探讨和交流。
    
    这是一场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有1000人左右,其中境外代表约300人,111位专家将在会上发言。
    
    昨天的大会在9个分会场举行。之前,快报征集了15位懂英语的市民记者组成超豪华的记者团,昨天,其中10名市民记者分散在各个会场中,用他们的话说,“会上有价值的东西太多了。咱们不怕他英语好,反而是怕他说得不好,反而听不懂了。”大家仔细看看,他们的报道真的很强!
    
    加工程序越少 营养保存越好 吃豆子就比吃豆浆好
    
    上午大会开幕,来自澳大利亚的马克教授(Mark L Wahlqvist,国际营养科学联盟前主席)作了一个《区域食品文化和健康》的演讲。他说中国人很聪明,在充分利用本国生产的食物的同时,引进了很多外来作物,但在取名时都注明了“外籍”,如洋葱、胡椒、西瓜、番茄等,用“洋”、“胡”、“番”等标明来源,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中国食品走出国门到国外安家落户。其中最著名的是“豆腐”,老外用中文拼音“Dou Fu”直呼其名。
    
    马克的妻子是中国人,所以他也很喜欢中国饮食。他建议,吃的东西,加工程序越少越好,越是原生态的东西,营养保存得越好。比如你吃豆制品,直接吃豆类食物比吃豆浆好。 (市民记者 陈裕新)
      
    
    辛辣过度有害健康
    
    现在,喜欢吃辣的杭州人越来越多了。福建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受文化深刻影响,和健康关系紧密。比如中国南方(主要是西南)好吃辣,相应食道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有蹲着吃饭的习惯,相应胃癌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广东人习惯煲汤,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食品在沸水中煮的时间过久,破坏的营养成分很多,对健康不利。
    
    (市民记者 陈裕新)
      
    
    营养与家庭收入并不成正比 贵的鱼并不比便宜鱼营养
    
    来自菲律宾的女科学家芭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低收入家庭的一日三餐,研究了10年。一般人认为,家庭收入少,孩子瘦,但是有相当多的低收入家庭却出现了肥胖儿。另一方面,高收入家庭却出现了贫血儿童。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家庭都缺乏正确的营养知识。
    
    菲律宾人口在营养方面有两大负担:A、孩子阶段,营养不够,大多病症是贫血和维生素A缺乏症。B、成人阶段营养不合理,肥胖,原因是不科学饮食和缺少运动。目前,21%的家庭都有以上这两种情况。
    
    其实现在中国的情况也差不多。专家举了一个例子,说很多人意识到鱼的营养很好,从市场角度看,鱼的品种不同,大小不同,价格也不一样,但是从营养角度看,鱼的品种和大小对营养影响不大。
    
    (市民记者 陈裕新 刘燕盛)
    
      
    吃黄芪对脑伤病人有好处  据说胡适讲课之前都要先喝几口

    
    传统中药黄芪有壮阳、补气的功能。 长沙中南大学王晓希教授做了一项研究:将严重大脑受伤的病人分成2组,第1组使用黄芪水剂60克,第2组服用非黄芪水剂,调查时间20天,抽血化验表明,服用黄芪的病人,体内大量增加了免疫球蛋白,蛋白质代谢提高,血糖平衡。
    
    据说胡适先生中年以后,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喝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
    
    (市民记者    刘燕盛 穆琳)
    
      
    
    吃黑米对冠心病人有好处
    
    会上的一位姓王的教授说,冠心病患者吃黑米里的色素可增加抗氧化物和提高抗炎状态。专家将60位45岁—75岁冠心病患者分成2组,第1组30人每天服用10克黑米色素成分,第2组病人30人每天服用10克白米色素成分,6个月后,服黑米色素的第一组病人的血浆里的抗氧化物,比第2组病人高。(注:黑米色素有效成分不在黑米内部,所以吃黑米应该食用不去糠麸的黑米。)
    
    黑米外皮层中有花青素类色素,具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研究表明,米的颜色越深,表皮色素的抗衰老效果越强,黑米色素的作用在各种颜色的米中是最强的。此外,这种色素中还富含黄酮类活性物质,是白米的5倍之多,对预防动脉硬化有很大的作用。另外,黑米中含膳食纤维较多,淀粉消化速度慢,因此,吃黑米不会像吃白米那样造成人的血糖剧烈波动。黑米中的钾、镁等矿物质还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王教授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把吃黑米作为膳食调养的一部分。为了更多地保存营养,黑米往往不像白米那样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脱壳之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这种口感较粗的黑米最适合煮粥。煮粥时,为了使它较快变软,最好预先浸泡一下,夏季要浸泡一昼夜,冬季要浸泡两昼夜。然后用高压锅煮,只需2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为了避免黑米中所含的色素在浸泡中溶于水,泡之前可用冷水轻轻淘洗,不要揉搓;泡米用的水与米同煮,不要丢,以保存营养成分。
    
    王教授说,黑米还可以做成点心、汤圆、粽子、面包,甚至还有黑米酒,都有保健的作用。
    
    (市民记者 穆琳 刘燕盛)
    
      
    
    一周吃两次鱼可预防女性猝死
    
    伊朗教授讲得比较有趣,和生活比较相关。他的研究是一周吃两次鱼,一顿大概吃110克,对稳定心率和血压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女性,可以有效预防女性猝死。
    
    现在很多人对传染病谈虎色变,觉得传染病的致死率很高;其实很多非传染病,像高血压,糖尿病,动脉栓塞等致死率也非常高,但由于它们大多是慢性病,所以很多人放松了警惕,就像是在温水里的青蛙,被煮熟了都不知道。
    
    (市民记者 张瑨)
      
    
    芝麻油可降血压
    
    我听到的东西不多,结论主要有几点:1.芝麻油可降血压;2.鱼肉中有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压,在伊朗,降压效果女性比男性好;3.泰国研究发现,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提高儿童免疫力,减少攻击行为,缓解情绪。
    
    (市民记者 倪岷)
    
      
    
    想生孩子的市民 最好不要吃炸薯条薯片

    
    丙烯酰胺是在2002年才发现的一种会在油炸面点中形成的物质,特别在油炸土豆里含量更高。这种物质会产生神经毒性,影响人的生育能力,已经在小白鼠身上发现能够致癌,但还没有在人身上得到同样的证明。所以,还没生孩子的人要注意了,尽量避免油条之类的油炸面点,特别是不要吃炸薯条,连超市的薯片也不行。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院章宇博士介绍了一种最新研究成果,就是从茶叶和竹叶中提取茶多酚和抗氧化剂,掺进面团,用来制作油条和薯条,有害物质的含量会大幅度降低。 (市民记者 唐倩 陈裕新 徐莺)
    
      
    
    早餐吃燕麦片、馒头营养最好

    
    阿曼的阿里博士研究了8种阿曼大饼对本国老百姓的营养影响。大屏幕上,阿曼的大饼炉,和中国烧饼炉一模一样。
    
    研究分八个小组,每组食用一种阿曼大饼,然后分别抽取试验者不同时段的血样化验,以便发现各种大饼对人体的影响。阿里博士的研究提示,营养与吃的人的主观感受是不一致的。
    
    中国疾病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科学家张坚,做了个和阿里博士类似的课题,他分别对早餐吃面包、馒头、玉米糊、燕麦片、稀饭的人群分时段抽取血样化验,确定其营养价值。综合看,燕麦片、馒头得分名列前茅。
    
    (市民记者 陈裕新)  
    
    吃杏仁对吸烟者有好处
    
    让一个烟龄长的人戒烟是很困难的,但吸烟又危害人体健康。中国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院的专家说:吃杏仁能预防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和DNA损伤所引发的癌症。
    
    专家将30个健康的成年男性吸烟者随机分成3组,10人一组。A组不食用杏仁作为对照组,B组和C组分别每天食用3盎司(84g)和10盎司(168g)杏仁,持续4周。研究数据表明,服用杏仁能够缓解吸烟引起的危害。
    
    (市民记者 徐莺)
    
      
    
    注意营养   同时注意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营养与发展部部长Chizuru Nishida博士作了题为《营养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全球趋势》的报告。
    
    她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类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即营养不良和营养相关的疾病,与健康问题并存。具体表现在营养不良,过度肥胖(营养过剩),以及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发生在同一国家,同一社区甚至同一家庭。对此,很多相关部门觉得难以同时解决,但是这种新现象正揭示了一个并不矛盾的事实:人的健康不在于食物摄取多少,重要的是适当数量的健康饮食结构!
    
    同时,她还强调调整运动形式的重要性。她举例提到电脑、电视、电梯、汽车等现代新事物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使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减少了很多运动量。研究表明,大众在日常活动中,除了休闲和坐着即可操作的运动略有增加,其他方面如工作、交通或家居中的运动量都是减少的。所以,她倡导人们在关注健康、安全、合理的饮食结构时,也要重视日常生活运动量的保证! (市民记者 吴敏)
    
    (记 者 朱小红 通讯员 周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