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浙江大学与龙泉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点签约仪式在龙泉举行。在抗战期间浙大与龙泉结下难解之缘后,如今双方又再度合作,共同推进龙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杨卫,省委副秘书长、省农办主任王良仟,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利民,省农业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及浙大有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和龙泉市主要领导等出席了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浙大和龙泉市签订了《浙江大学与龙泉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点协议书》,在外地开会的丽水市委书记楼阳生给签约成功专门发来贺电。
浙江大学与龙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在龙泉开办浙大分校,历时七年,招收学生1000余人。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中,浙大分校得到了龙泉人民的倾力支持,促进了龙泉山区的文化事业发展。校市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几十年来,浙大与龙泉的联系一直十分紧密。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浙江大学迅速行动,提出了充分发挥浙大优势,参与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龙泉市委、市政府及时抓住发展机遇,提出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新农村实验示范点的设想。从2006年3月份开始,双方经过多次交流协商,提出举全校、全市之力建设新农村实验示范点,开展校、市之间长期全面合作意向。
浙大与龙泉的合作将是在新形势下一次“全面的、长期性的、战略性的合作”。双方将在龙泉实施“18515行动计划”,即建设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点;实施空间优化、产业提升、村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要素支撑、公共服务、城乡综合改革8项工程;建设特色制造业、农业产业化、生态旅游、教育卫生和循环经济5个实验示范基地;建立1个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围绕新农村建设实施50个重点建设项目。力争在探索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方面先行一步,通过实践创新,探索规律,积累经验,为欠发达地区乃至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在签约现场,浙大有关学院与龙泉市有关部门、企业当场签署了17个合作项目的协议。
(记者 周华俊 洪汝锋)200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