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28日,桐庐发生一辆皮卡车冲破护栏,坠入河中,造成3人死亡的事故。昨天,杭州交警在全省首次用“交通事故三维虚拟重现技术”重现事故现场。通过这个系统,整个车祸过程得到了基本还原,操作者可随意将车辆放大缩小,还可以调节视角,方便从各种角度来分析事故。
“交通事故三维虚拟重现技术”是市交警支队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联合开发的,如果用得好,将向全省推广。
在昨天的演示现场,工作人员根据大桥特征,先在计算机上新建了一段路面,再将这一小段路拓展成整座桥面,转弯路段也模拟出来了。然后按照现场原样在大桥边上添加路灯和护栏,将皮卡车的行驶路线进行设置。一按键,画面中的皮卡车就沿着S形线路走了起来,之后一头撞上护栏。整个过程十分清晰,比单纯的文字介绍直观得多。
浙大城市学院计算机学院魏老师说,原有的交通事故取证方式多是根据各方面收集到的证词,利用笔录、静态画图、拍平面照片等方式记录,基本上以口头和纸介质的形式为主。这样的方式可能误导评判者,做出错误的责任评判。
“交通事故三维虚拟重现技术”可还原与事故现场十分相似的场景,立体的车和路面,更能直接被人们接受,现场证人看这个三维图像,也会对本来模糊的印象进行一些纠偏。这样,取证质量能大大提高。而且虚拟的事故现场可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播放,方便进一步搜集取证。
另外,因为三维成像直观鲜明,交警根据交通安全法中的30个条款制作了30个三维动画片段,模拟了事故现场,在动画的最后点出事故的责任归属问题。该动画片也是很好的宣传教育资料。
(记者 夏淳)200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