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树起聚变能开发的里程碑

发布时间:2007-03-12来源:


    本报讯(记者 李大庆)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3月1日在合肥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验收。由国家发改委、中科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领导、院士及专家共34人组成的验收委员会认为:该项科学工程装置已成功运行,全面、优质完成了原定工程建设目标。
    
    EAST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非圆截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它于1998年7月由国家计委正式立项,2000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国家投资1.65亿元。该项目的科学目标旨在探索近堆芯条件下等离子体稳态运行模式,从而为未来稳态运行的先进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提供重要的工程技术和物理基础。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8年艰苦努力,于2006年初成功进行了装置的工程联调,自2006年9月起开始转入物理实验阶段,现已成功开展了两轮物理实验,在全超导磁体稳定运行条件下,获得了最大电流500千安,9秒重复放电、大拉长比偏滤器等离子体等多项实验成果。
    
    研究人员在EAST建设过程中自主发展了65项关键技术和新技术,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生长点,创造了多个国内乃至国际第一。
    
    EAST的成功建设得到国际聚变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科学》《自然》杂志的记者对EAST进行了长篇报道。由29位国际聚变界权威人士组成的国际顾问委员在评价意见中指出:“EAST创造了全世界聚变工程的非凡业绩,是全世界聚变能开发的杰出成就和重要里程碑。”EAST的成功建设和运行为中国平等参加即将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这一重大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200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