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外完成“大作业”

发布时间:2007-05-16来源:作者:2850


    本报杭州5月15日专电(驻浙记者万润龙 通讯员单泠)近日,浙大电气工程学院朱善安教授应麻省理工大学(MIT)之邀专程赴美,介绍浙大的“网络实验室”项目,此行缘于MIT的Sean Gilbert教授在浙大访问时,发现浙大的这个项目比MIT做得更好,而这个项目是由浙大的本科学生完成的。
    
    “网络实验室”是一个24小时运行的工科电类实验室,它可以让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这里的实验设备,在网上进行虚拟实验并即时获得实验结果,完全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这个令人刮目相看的网络实验室,其5大类20组近60个具体实验的开发主力都是浙大本科生,是他们以浙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形式立项,经过7年的努力完成的。
    
    目前,这一项目已引起了世界大学联盟的兴趣,该组织正准备资助浙江大学主办第一次国际网络实验室系统论坛。近年来,浙大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面越来越广,仅“大学生本科训练计划”一项,年参与的学生就达5000余人。浙大教务处处长楼程富介绍说,浙大有24个国家重点学科、一批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建设中的18个“985工程”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教授们每年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和地方、企业项目3000余项,年科研经费逾12亿。优质的科研资源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成为了本科教育环节中与第一课堂结合的非常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参与科研只是一种形式,目的在于通过完整的科研过程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在支持学生科研活动上的直接经费投入达到了每年300多万。
    
    据了解,浙大从去年开始实行按大类招生,打通了全校24个学院上百个专业之间的人才培养“隔阻”,今年上半年,学校相继出台的各类面向本科生的相关管理规定都将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创新知识结构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将有益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均纳入了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体系。《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还规定,学生只有在参与的项目结题通过后才能获得相应学分,无故放弃项目将会倒扣学分,以此培养学生科学认真负责的精神。为培养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学校从2006年起逐步推出计算机+X、生物+X、外语+X以及X+信息、X+管理、X+法学、X+经贸等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成长空间更为广阔。
    
    近5年来,浙大本科生在各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85篇,申请专利20余项,研制与开发软件30多项,通过科技鉴定2项。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仅2006年,浙大学生获国际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并在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和iF材料概念设计大赛中获得了国际顶级设计奖。
    
    (200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