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单泠)近日,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收到一封由浙江省科技厅转发的英国驻华大使的来信,信中说,英国大使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英国是与中国合作研究发表论文最多的欧盟国家,而中英合作最频繁的研究机构是浙江大学。据统计,近11年来,浙江大学在计算机科学、化学、有机体生物学等方面与英国合作完成发表的论文列全国首位。
杨卫告诉记者,这一数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浙江大学近年来以“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完成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为目标,在“学科汇聚”理念引领下,面向国际科学前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大幅度提高学校整体创新能力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
2005年10月,浙大热能所在广东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0万千瓦全烧水煤浆电站锅炉。去年年底,意大利电力集团公司得知浙大水煤浆代油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后,专门派代表团到浙大和广东的水煤浆电厂考察。今年1月11日,该公司和浙大热能所签订正式合同,委托热能所针对该公司燃用重油的大型电站锅炉改烧水煤浆进行可行性研究。据统计,2006年,浙江大学新增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24项,到位合同经费是2001年的7倍。同时,有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并继续得到来自欧盟、国际原子能机构、瑞典IFS基金等国际基金的资助。
据介绍,浙江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计划”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拥有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3个国家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近年来,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引领下,学校科研规模迅速扩大,科研经费以年均1亿元的速度增长,2006年,全校科研总经费达到12.3亿元。学校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从1999年至2006年,浙江大学共有3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
最新数据表明,浙江大学目前拥有20家中外联合研发机构,其中包括与巴黎高师、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等机构的合作。本月16日,“浙江大学英特尔技术中心”成立,这是英特尔在浙江大学设立了全球唯一的嵌入式技术中心之后,双方更高层次合作的开始。同时,浙江大学还将引入斯坦福的创新模式,建立“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杨卫说,要为国家战略服务,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高水平”是基础,更是浙江大学自身发展的立身所在。
(2007年5月19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