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试验成功光纤量子编码高速传输

使远距离信息安全传输迈进了一大步

发布时间:2007-06-06来源:


    本报东京6月5日电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国立信息学研究所和美国国立标准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发出10千兆赫兹量子编码系统,成功地利用单光子量子编码密钥在200公里光纤距离传输信号,创下了目前世界速度最快、传输距离最长的纪录。该成果刊载在近日的英国《自然·光电子》杂志电子版上。
      
    该技术是在高速化差动相位量子密钥传输系统和超导单光子检测器基础上研制成功的。高速化差动相位量子密钥传输系统由NTT与国立信息研究所开发,超导单光子检测器则由美国国立标准技术研究所开发。联合研究小组通过200公里距离光纤试验,达到了每秒12比特生成率的安全暗号密钥传输,这一结果是以前的1倍。而在设定为100公里距离的传输试验中,达到了每秒17千比特生成率,超过了该方向世界纪录的100倍:在此之前传输距离约为100公里,密钥生成率最大为每秒166比特。
    
    NTT先端技术综合研究所研究部长东仓康弘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此次实验是在位于日本热木的研究室进行的,研究人员使用了缠绕200公里长的光纤。
    
    近年来,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络交易及个人机密信息传输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采用的公开密钥方式的编码系统,即使被第三者盗取了密码信息,以目前的计算机能力需要大量的时间才得以破译,在实用上相对也比较安全。但是,一旦将来计算机能力提高,被破译的可能性将大增。
    
    量子编码系统是将信息用光的量子力学状态运行,信息一旦被读取,量子状态就会遭到破坏,保证了信息的绝对安全。因此,量子编码被视为是绝对安全、不可能被窃听或窃取的信号。有关专家指出,该技术的开发成功,使远距离信息安全传输迈进了一大步。
    
    (记者 陈超)200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