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开发出农作物固氮新法

发布时间:2007-06-19来源:


    本报讯 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联合氮固定细菌和寄主植物的新方法,科学家认为,这一成果能在不使用氮化肥的情况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那些土壤质量不高和含氮量贫乏的发展中国家非常有益,能够改善这些国家的农耕情况。
    
    当前,使用氮化肥来补充土壤肥力被认为是一种既昂贵又容易引起生态问题的方式。最近一期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由法美科学家撰写的论文。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指出,一些类型的根瘤菌能以之前不被人知的方式与其寄生植物结合。根瘤菌是一种能够提供氮给豌豆和大豆等豆类植物的土壤细菌,它通过形成结节,穿透植物的根和茎,与其寄主植物建立共生关系——用氮交换营养。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根瘤菌在遗传结瘤基因的控制下释放特殊分子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结节。但是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结瘤基因是一些慢性根瘤菌所缺乏的,而慢性根瘤菌仍能够形成结节并建立共生,不过,它们必须使用不同的信号分子去完成这一过程。
    
    “通过证明这些根瘤菌使用一种可选择的机制与其寄主植物共生,我们已经打破了教条。”研究主持者、法国发展研究院专家Eric Giraud说。
    
    Giraud预言,在10年内人类有可能建立根瘤菌与其他植物的联系,包括非豆科植物。“这可以减少人工肥料的需求,提供生态与经济上的收益。”
    
    目前,根瘤菌已经帮助一些重要的豆科农作物在氮缺乏的土壤中生长,包括花生、豌豆、小扁豆和大豆,还有一些树木,如长豆角和阿拉伯树胶。
    
    (张巧玲)2007-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