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签下了一个200多万元的订单,对方是湖南省汉寿县的一家企业,他们看中的就是我们新选育的龟鳖品种。”日前,记者走进湖州上跃龟鳖苗种有限公司,董事长蔡烁悄悄地透露,“这种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现在供不应求,每公斤售价200多元,而传统养殖的中华鳖市场价1公斤才30多元。”
抢先一步开发新品种,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蔡烁把它归结为笨鸟先飞。也许正是因为他这种笨鸟先飞的创业思路和状态,“上跃”从1991年建立第一个水产养殖基地,用了16年的时间,成了目前我省规模最大的龟鳖苗种专业生产企业。公司在湖州南门外钱山漾和吴兴食品工业园区等建有7个分区、12个分场,年产龟鳖苗种500万只,拥有1000万只成龟鳖的养殖场所、设施和能力,拥有各类龟鳖70多个品种。预计今年公司销售收入可达1.4亿元,俨然成为了龟鳖王国中的领跑者。
当一个新品种完全成熟并向市场推开时,蔡烁可能已经在尝试着养殖更新的品种。“我喜欢先走一步,做别人没有的,如果别人有的,我们就要拿出更好质量。”近几年,湖州主要养殖中华鳖和巴西彩龟,出现了养殖量大而利薄,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等状况。“上跃”利用自身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依托国内多家科研院所,成功进行了中华草龟、美国珍珠鳖、角鳖、锦龟、淡水石斑鱼等十几个品种的名特优龟鳖和高档特种水产品苗种的工厂化繁殖孵化和无公害、产业化养殖技术的推广,为全市、全省乃至华东地区的水产养殖结构调整作出示范和引导。
新技术、新品种、新思路,创业中,蔡烁的脑海和行动中从来没有间断过对新的追求。去年,“上跃”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合作建设龟鳖科技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一年多时间,已成功走出一条新品种引育、规模化养殖、深加工销售的龟鳖产业发展新路子。蔡烁说:“与浙大的合作,技术上有了更多的依托,发展上思路更开阔了。”
在“上跃”的示范基地,有一套新设备引人注目,它可以利用高效生物膜反应技术,主动调控龟鳖养殖池生物生长所需的微环境,减少换水次数甚至不换水,既环保又节能。这是“上跃”与浙大合作最新研发的成果,目前正在作装置的进一步简化和成本压缩,便于向养殖户推广。
蔡烁就是这套装备的创始人。养殖龟鳖的水温一般要求30℃以上,换水在一个星期左右,排出的废水因饲料残留发酵、粪便等原因发黑发臭。蔡烁看到废水排放掉,即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于是要求对这个难题进行攻关。“正巧,我们与浙大建立了合作,这个项目一拍即合,不到一年时间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同时,“上跃”还在废水排放的沉淀池中放养泥鳅苗和罗非鱼苗,让鱼儿消化吸收龟鳖养殖废水中的饵料沉质和富营养物质,加工成龟鳖饲料,实现了龟鳖规模化养殖中的资源循环利用。
现在,蔡烁又有了新动作,他利用“上跃”在业内的龙头地位,积极参与组建吴兴区特种水产协会、区特种水产服务中心、钱山漾特种水产合作社等行业服务组织,为水产养殖户提供新品种、培训推广新技术,帮助和带动周围群众走水产养殖致富之路。
(200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