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暑期,哈佛Crimson暑期夏令营(即Crimson暑期交流计划,简称为CSE)首次走进浙大。从8月2日起,将有11名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及剑桥大学的学生或毕业生(Fellow)来到启真湖畔,与14位浙大学生(Co-Fellow)结对合作,共同为同为浙大学生的110位营员授课。夏令营为期21天。
与众不同的是,这些来自中外名校的学子们都是经过严格的选拔产生,不仅能在实践中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魅力,而且所有具体的课程内容都是由Fellow和营员共同讨论策划产生,并一起付诸实践。
CSE创立于2004年,是由哈佛大学香港校友会发起的文化交流夏令营活动,并以“Crimson(枣红色)”——哈佛的代表色命名。旨在加强世界优秀青年人之间的沟通,鼓励青年承担世界性的社会共同责任,增强世界合作意识,为全球文化融合提供了一个新平台。自2005年登陆中国后,受到了青年学生们的欢迎。
所有营员均为浙大2007级的预科新生。在21天中,营员们将分成11组,进行语言艺术、戏剧、走进企业、视频讲座、模拟联合国、大学生活、社区活动等版块内容英文课程的学习。与其他夏令营不同的是,活动方案不由组织方事先设定,而是由营员们自主参与各个版块内容的组织、策划和实施。活动方案确定后,由每个组的中方Fellow负责联系和落实。学校还为营员们准备了活动评分表,由Fellow为每位营员参与的各项学习内容打分,合格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同时还能获得第二课堂学分。
浙大为参加此次夏令营的学生提供了所有费用。5月下旬和6月上旬,外国语学院和校本科生招生处联合组织了Fellow和营员的选拔。Fellow必须通过相当于公共英语最高等级水平的笔试,并拥有丰富的组织策划经验。营员们则通过随机组合,以小组形式参加面试,内容包括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和回答评委提问。目前,选拔工作已正式结束,建筑学院2004级本科生陈珺等14位同学在200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入选中方的Fellow。同时,竺可桢学院曹文怡等110名等同学成为此次夏令营活动的营员。
夏令营指导教师之一、外国语学院老师徐莹介绍说,这些经过选拔进入夏令营的浙大学生不仅有流利的英语听说能力,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袖素质及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尤其是中方的Fellow,与美方的Fellow一起担任“小老师”的角色,负责营员的一切活动安排,更需要有出众的英语水平和策划、沟通能力。目前营员已经开始进入角色,参与活动策划,比如其中的社区活动,就有营员提出去杭州的一些景区、博物馆考察,重点查看景区的标识、标牌和英文介绍,进行比对和校验,并为那些只有中文标注的标牌、展板等配备英文翻译。
(石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