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浙江大学“农村环保科普行”福建省莆田市小分队来到莆田市霞林街道,开始他们的实地考察活动,调查“圣帕”等台风对当地造成的影响及其饮用水安全、生态环境状况等。
今年连续三个台风,包括第9号强台风“圣帕”登陆福建省,给全省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灾害。位于莆田市木兰溪下游的城厢区霞林街道正是受灾区之一,分队便结合本次社会实践,展开对其的调查,了解台风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及灾后重建工作。
当我们到达霞林街道时。台风已经过去了。街道负责抗台工作的干部及街道的党支部书记向队员们分析了此次台风的影响。“圣帕”的到来导致当地基础设施、交通、房屋、农业灌溉设施、农田蔬菜和龙眼等农作物不同程度的受灾。灾情发生后,当地政府把灾后重建家园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妥善处理了灾区一些比较紧急的事件,并抓紧灾区的卫生,食品,水源等重要事件。台风后的危房,政府已经组织人员劝解居民离开,并帮助一些贫困户重建了房子。同时,不少街道干部也都下乡组织灾后重建工作,协助村民恢复生活、生产。
除了木兰、铁岭两村,其他村都采用自来水供应,因此用水方面受台风影响较小。但由于各村管道较小,而且莆田市人口众多,用水仍然不是很充裕。街道干部告诉我们,有些村也可能出现一时没水的情况,到了夜深的时候才有出水。没有自来水供应的村生活用水来自集井及溪水等,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也在计划着为这两村安装自来水管道,采用自来水供应,以解决其用水问题。
木兰村位于木兰溪畔,以农业生产为主,是我们本次调查的重点对象。此次台风造成该村危房8座,因洪水农田塌方水毁15亩,蔬菜受淹面积550亩,龙眼受灾200亩。小分队来到该村,还走访了一些受灾群众,了解当地的情况,了解到村民的生活已经恢复正常,生产也继续进行。队员们看到不少村民正在收龙眼,于是采访了其中一位大叔。他告诉我们每年的台风都是7、8月份到来,这时正是龙眼的收获之期。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导致龙眼落果,并且由于水的长时间浸泡,不少龙眼也都腐败等,因此,龙眼的收获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是,由于政府的协助及村民的努力,还是使得灾害有所降低。
对于台风造成的损失,各界都希望将其降低到最小程度。街道抗台干部也道出了政府的措施,投入数亿建立木兰溪抗洪工程,现在也已经投入运行,今后将发挥其效用。
在一天的走访中,队员们大致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及台风对当地造成的灾害,也看到了灾后重建情况等。我们期待着,霞林街道尽快恢复往日的风采,以它的美丽迎接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