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爸组妈带组仔闯荡

浙大强化班的口头禅是:团队至胜!

发布时间:2007-11-22来源:作者:21983


    本报讯 学长、师兄、导师,这样的称谓在大学里听到不少,“组爸”、“组妈”是什么?记者昨天在胡昊嘴里听到了这个新名词。胡昊是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三学生,这学期刚刚通过选拔进入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他说这个班的每一位新生都会和高年级学生或毕业生组成一个“家”,有组爸、组妈、组仔、组女,还经常“组聚”。
      
    只大了儿子几岁的“爸”“妈”
    
    胡昊的“家”有6口人。组爸学化工,因为一成不变的表情和作风而被昵称为“土土爸”,貌似木讷却敢为人先;组妈璐缤是学社会学的,常为孩子“下厨”,胡昊叫她“厨子妈”,家里还有3个组仔和一个组女,“我就是组仔老大!”
    
    说是“爸”、“妈”,其实也比组仔大不了几岁,都是从强化班前几届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有的是高年级学生,像厨子妈,马上要读研究生了;有的早已工作,像组爸弋石和组妈鹂都在全球500强企业上班,平平爸刚从宝洁公司辞职不久,正在自己办企业。”在传承强化班良好家风的崇高目标下,他们自愿“奉子成婚”,照顾下一代。
    
    既然是“爸”、“妈”,那管的事就比学长多。胡昊说他们通常每一、两周就全家聚会一次,吃饭、运动、K歌、谈心。“爸”、“妈”的管教各有一套。“我家隔壁是书香门第,组爸李思迪家里藏书很多,他每周都会给组仔们列一个书单,要求至少得看完其中一本并交读后感;组爸蒋蓬鹏每周都带组仔们去操场跑步,认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组爸弋石在外企打工,每半个月就会从上海赶回来腐败(吃饭)一次。他还买了一个域名给组仔当礼物,那网站把已经毕业在国外工作四五年的学长的博客都链接过来了,我们随时可以和他们交流。经常会有毕业很久的学长自愿成为家庭成员,发回留学信息、项目合作机会等。”
    
    组爸组妈给的“家产”不少
    
    胡昊最喜欢的是和组爸、组妈谈天说地,说常有被“洗脑”的感觉。“我有两个师兄在同一家500强外企,一个努力挤进去,一个刚辞职。组爸都赞成。他说因为他们进的是不同的部门,那家企业的市场部在全球赫赫有名,留下的那个就在那个部。组爸鄙视为进名企而进名企的人,他说进去就是为了学习它的精华。”
    
    胡昊又举例说他们班有100多名企业家导师,是从2002级的强化班学生积累至今的。“但我在名单里没有看到马云、李开复这些名字,组爸说他们太忙了!我们需要的是能一起海聊,实实在在给些指点的人。”现在名单里这些人未必很有名,但他们或他们的企业都至少有一处是市场的领先者。
    
    选班长,60人的班90人投票
    
    记者问胡昊,这个家什么事给他印象最深?他说了一件有趣的事。开学初他们选班长,全班只有60人,居然有90人投票!“很多毕业很久的人都现身了”。
    
    家族里的“老人”很厉害,候选人发完言,他们就轮番站起来提问质疑!从晚上6点半到11点多,花了5小时还没选完!胡昊还记得那些尖锐的问题:“怎么保证强化班不是建立在功利的人际关系之上?”他被这阵势吓住了。后来厨子妈安慰他:“这是强化班的传统,每一届选班长,历届毕业学生都有投票权。班风要代代相传嘛!”胡昊想了一下,觉得挺感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多少毕业生会回头来管这些事?
    
    那天选举结束后,大家一起在小食堂里吃夜宵,谈人生、谈理想、谈创业、谈工作的挫败与收获……大家都喝多了,但有句话胡昊记得特别清楚,“他们说:‘请务必做得比我们更好!团队至胜!’”这是强化班的口头禅!胡昊看着他们真诚的脸,忽然觉得自己以后一定也会很牛。
    
    ■记者手记:
    
    我发现胡昊他们班并非真正意义的班级,他们大三才开始组建,60名学生来自30多个不同的专业,平时都在自己系里,只有双休日才聚在一起上课,总共也只学两年。可这个班的凝聚力却超强。我问胡昊的组爸屠文广是什么原因?他说他们也曾思考过这问题,没有明确答案。“也许是特殊的团队培养方式,也许是自发形成的文化的强大影响力。现在正提倡创新、创业,不知道这种文化算不算一种创新?”
    
    本报通讯员 周 炜 本报记者 俞熙娜 2007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