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晚,浙江大学在紫金港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小剧场举行2006-2007学年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对获得本学年校内外各类奖学金、荣誉称号的优秀学生和班级,以及200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浙大校长杨卫出席大会,并逐一为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颁发证书和奖章。
2006-2007学年,浙江大学共有13900余人次获得校设各类奖学金;7210余人次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151个班集体获得先进班级荣誉称号;1630余人次获得50项外设专项奖学金的奖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徐颂华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竺可桢学院04级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获“全国先进班级集体先进标兵”荣誉称号。同时,在2007年浙江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13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工作奖”,10名教师获“十佳优秀指导教师”称号,75支团队获“先进集体”称号,546人获“先进个人”称号, 35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18件作品获“摄影、DV大赛优秀作品”奖。
光华法学院法学专业2004级本科生王晓婷等12位优秀本科生和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2006级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王争等12名优秀研究生获得本学年竺可桢奖学金。杨卫为每一位获得竺可桢奖学金的学生颁发证书和奖章,并与他们合影。当无手博士生王争最后上台接受校长颁奖时,现场响起最热烈的掌声。王争在幼年因故失去双臂,2001年考入浙大求学以来,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和科研。先后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篇,人文社科权威刊物论文3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年会、论坛。参加课题3项和著作编写2部。同时还担任《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文汇》的匿名审稿人。曾获浙江大学争创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连续两年获研究生一等奖学金、2006年获“三星”奖学金。
杨卫在致辞中指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是时代对浙大优秀学子的要求,也是每个优秀学子应当确定和追求的人生目标。他希望每一位浙大学子都要珍惜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条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在学业、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绩,不断拓展视野和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以丰硕的业绩回报母校、回馈社会 。
表彰大会由浙大常务副校长倪明江主持。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副书记庞学铨、叶高翔分别宣读了各类奖学金、荣誉称号获得者名单,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富通集团有限公司、南都集团有限公司、大陆希望集团森兰变频器制造有限公司、杭州希望森兰电气有限公司、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金都房产集团公司、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多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等设奖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并为获得外设奖学金的学生代表颁奖。
据了解,浙江大学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分别在本科生中设立了竺可桢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研究与创新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学生对外交流奖学金,在研究生中设立了竺可桢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和二等优秀奖学金、研究生单项奖学金等校设奖学金。另外,中国科学院、宝钢集团、南都集团、光华教育基金会等国内外著名公司、企事业单位、基金会及个人还在浙大设立了35项本科学生奖助学金和39项研究生专项奖学金。
(高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