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各行业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吸引战略投资、风险基金和融资不仅成为中小企业成功的风向标,也是促使我国传统行业结构优化、技术改造以及升级换代的重要战略选择。而朱敏——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海归浙商,在中国风险投资领域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睿智和勇气。
回顾
回顾刚刚过去的2007年,朱敏表示,对他来说去年是一个“收获年”,也是一个里程碑。2005年5月,朱敏回国并开始在国内进行考察,两年半的学习探索使他在国内立稳了脚跟。
2007年3月,他创办的网迅(WebEx)以32亿美元高价转让给思科,随后他带领赛伯乐创业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专心致志地在风险投资领域里博弈。如今他在这个领域已获得认可,不仅成功开发了多个优秀项目,而且受到投资公司和投资人的青睐,并且得到了浙商群体的尊重。在去年的非盈利性公益事业中,朱敏也是可圈可点。他捐赠了1000万美元,建立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努力打造以大学为支柱、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不断增加企业的高科技含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2007年度“风云浙商”称号对朱敏来说可谓实至名归,既是他努力奋斗的回报,也是他继续前进的鞭策。
展望
畅想崭新的2008年,朱敏称,今年是一个“展望年”,也是一个令全中国人兴奋的一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是中国的里程碑。“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成为世界一流大国的趋势是谁都改不了的。今年我要做更多更好的事情,除了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我希望在现代服务业为中国创办世界级的大企业。”
对于如何创建中国自己的、全球性的大企业,朱敏提出了他的独到见解。首先,要以现代教育为平台。朱敏说:“我希望浙江大学能够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大学,然后再创建世界级的大公司。”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才能造就出色的人才,而只有出色的人才能让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创建全球性的大企业离不开现代教育。其次,要充分整合海归资源。作为海归的朱敏,也格外重视归国人员的力量。他认为海归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国际化的人脉、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高效率的做事方式、方法,所以充分整合、合理利用这些海归资源,会促进我国同世界接轨。而海归人士也应该利用自己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搭建起中国放眼国际、走向国际的“桥梁”。此外,要借助群体优势。作为浙商的朱敏,十分关注浙商群体的发展,他正在为浙江商人走向联手合作搭建平台。他强调,浙江商人群体是很有活力的,创业应该充分发挥群体的优势作用,向世界证明我们的价值。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强强联手更是成功的风向标。朱敏——这个昔日的“独舞者”,怀着浓厚的回馈祖国、回馈社会的意愿,正在帮助浙商群体走向转型,营造一个万人群舞的盛况。
面对拥有巨大潜力的中国风险投资市场,朱敏信心十足,“中国在风险投资领域将为我们提供更多投资机会,我们能够做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公司。”
朱敏:浙江省宁波市人。1984年,以浙江大学管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获得工程经济博士学位。2005年,创办赛伯乐创业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致力于帮助创业者共同成长与发展。本报《海外学子》2007年5月24日曾刊登过他的。
(2008年02月16日 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