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头条

高校要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发布时间:2008-04-29来源:新闻网作者:3746



    4月28日上午,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在对浙江大学农业专家创业园工作进行现场调研之后强调,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要围绕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省委“两创”总战略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努力在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主持汇报会并陪同考察。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农办主任王良仟,浙江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省科技厅副厅长邱飞章,省林业厅副厅长邢最荣和浙江大学副校长朱军,以及参加浙江大学(长兴)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建设规划方案论证会的专家等出席会议。
    
    周国富听取了浙江大学长兴基地建设、浙大与新西兰等开展科技合作,以及浙大与长兴、龙泉、武义、象山等县市开展新农村共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参观和考察了位于余杭高新农业园示范中心的浙江大学农业专家创业园。他指出,浙江大学以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情系“三农”、科教强农、智力惠农的可贵精神,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坚韧性和实效性都令人感动;各类合作项目顺利实施,特别是在高效生态农业、食品加工、生物技术、生态建设、资源利用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令人振奋。实践证明,浙大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探索,是高校办学思想的再解放、体制机制的再创新、科技与实践的新结合、服务新农村的新实践。
    
    周国富强调,要坚持学术与实践相结合,推进新“三农”学的研究和探索。要结合浙江农村改革30年的生动实践,加强学科联合,开展综合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三农”学科体系;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抢占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要着眼于突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要素制约,加强对农业高新技术、传统技术升级和紧缺资源替代技术的自主创新。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业人才培养,造就更多的企业管理、技术推广、对外贸易、农业经营等方面的实用人才;要创新合作共建的体制机制,营造惠民强农新格局。要不断总结和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惠及更多农民、建设更强农村。他希望浙江大学在服务地方发展的实践中,参与省政协正在调研的“山上浙江”、“海上浙江”、“平原浙江”课题,对“三个浙江”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同时,省级各有关部门要对浙大参与新农村建设给予配合和支持,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会上,张曦对学校参与新农村建设下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指出,全校上下要做好“立足浙江,服务西部、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大文章。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进一步提高集成示范水平,扩大示范辐射范围;积极推动东西互动,大力开展中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好浙大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优势,把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引入国内;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创业创新”战略的号召,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探索新的经验和模式,并努力把东部示范的成果积极推向西部。各涉农学院要进一步深化机制改革,扩大农业科研和应用推广队伍,组建以浙大为龙头的高校农业推广联盟,探索资源与力量整合的新机制,新形式,组织大团队,搭建大平台,完成大项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大贡献。
    
    浙江大学有关部门、涉农学院和余杭区、武义县、龙泉市、长兴县、象山县、湖州市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浙江大学“重庆党政领导干部高级培训班”的学员代表参加会议。
    
    (高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