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8日讯(记者张巧玲)今天,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科技项目,在产业化的推行过程中,政府一定会在政策上特别是价格机制上给予相应的调整和支持。
万钢介绍,新能源汽车自2001年开始启动以来,到现在已经7年多。在这7年多中,我国致力于“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同时也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和研究。目前,我国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有6~8个产品上了产品公告。如武汉的混合动力汽车试验已经开展了将近5年时间,目前已有100多辆混合动力的公共汽车在武汉试运行,已超过3年,运行里程超过了几百万公里。在武汉,同时还有几百辆电动汽车在旅游区、城市中心区以及一些大型的生活小区中进行个性化的运营。下一阶段,长沙、长春等许多城市也将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
同时,我国的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此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将有通过产学研结合成功研发的50辆锂离子动力大客车进行载货运行,还有5辆燃料电池大客车进行示范运行,有20辆燃料电池轿车为奥运官员和媒体记者提供服务;同时还有300多辆各种各样的场地车、游览车、清洁车运行,将使奥运中心区实现零排放。同时,在奥运场馆周边还有几百辆混合动力大客车进行线路运行。北京市已有几千辆燃烧天然气的汽车,经过多年试运行,这次也将参与整个科技奥运清洁汽车的运行。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当前推行的第一目标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目前所使用的混合动力大客车,可节能20%到25%左右,在不用空调的天气下可达30%;不过,成本大概也要增加20%到25%左右。从短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投资会大于普通汽车,但一般运行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运行4年,就会有盈利。深圳和武汉及其他一些城市的示范应用已证实了这一点。在油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新能源车将处于有利地位。
万钢表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水平与机制、技术开发及最终用户的使用,这三者从国家、政府的角度看,应该保持一定的平衡。科技奥运展示的节能环保成果,在产业化推行过程中,也会得到政策上特别是价格机制上的相应支持。
(张巧玲)200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