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夏季一到,喜欢吃水果的人总有一个烦恼:新鲜水果保存时间短,一不小心就烂掉,怪可惜的。浙大教授为此开发出一种安全保鲜技术,只要给水果穿件“衣服”,就可以更长时间保持新鲜,而且对人体无副作用。
主要成分从虾壳里提取
昨天,浙大生工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系的系主任应铁进教授介绍,这一技术,主要是依靠一种壳聚糖给水果加件“衣服”。
应教授说,这种壳聚糖是从虾壳里提取的一种多糖成分,也是液体创可贴的主要材料,它具有一定的抑菌、杀菌作用,而且具有阻隔作用。以水果为例,它可以让氧气进去得慢些、水分挥发得慢些,从而达到延长保鲜时间的目的。
而且,他们还在壳聚糖里加入了一些纳米粒子,如二氧化硅、碳酸钙等,从而改变“衣服”的特性,使其强度大大增加,可以做得更薄。
据应教授介绍,这种技术辅之于低温储存,可以大大延长新鲜水果的储存时间,以杨梅为例:普通低温条件下储存时间约为一周,而加了这层纳米材料“衣服”之后,储存时间可延长至二周左右。
最大好处是对人体安全
应教授说,根据水果自身条件的不同,“衣服”的浓度和配方也不同,一般来说,壳聚糖含量约占4%,而且,这种溶液的水溶性不好,在中性水中不会溶解。
配好溶液后,像是柑橘等果皮偏硬的水果,可以直接涂在传输带上,水果传输完也就滚匀了,像是杨梅或草莓这类水果,只要在溶液里浸一下再晾干就可以了。
应教授指出,与传统的保鲜技术相比,这一技术的处理效果更好,以前的方法由于透气性不好,使得水果呼吸不畅,过几天就会有酒精味儿。而现在的这种技术最大的好处是安全性,由于是经过物理而非化学的技术处理,可以确保没有有毒成分的残留。
(时报记者 韩舒伊) 2008-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