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实践团在泰和免费发放1万5千元药物

发布时间:2008-07-12来源:


    中国江西新闻网7月11日泰和讯(梁生斌 报道) 7月11日上午,江西泰和县人民广场人头攒动,不少当地的群众赶来,参加浙江大学医学院社会实践团在这里举行的义诊活动。据悉,今年正值浙大西迁泰和70周年之际,这只是该社会实践团在当年浙大西迁旧地泰和举行的第一项活动。
    
    上午9时,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实践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5所附属医院选派的17名主治医生一起,开展“健康2008”专家义诊、医疗咨询活动,为泰和当地群众提供义诊,并免费发放价值15000元的药物。
    
    在现场,实践团还发放了“健康2008”为主题的医学科普读物,宣传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治、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介绍常用药物说明,疫苗接种意义以及老年人健康保健常识等内容。
    
    据了解,实践团还将向泰和六中捐赠图书,建立浙江大学与泰和六中结对,并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培养学习兴趣。结合自身的经验,从一个高考过来的人的角度去谈心理、谈学习、谈生活,从考前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深入老年人中间,倾听他们的呼声,分担他们的忧愁,解决他们的难题,说一句暖心话,办一件热心事,让他们充分享受到社会的关怀,社会的真情。
    
    此外,该实践团还将前往当地孤儿院看望孤残儿童,赠送学习用品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开展“农民工子女成长访谈”调研活动,倾听农民工子女心声,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走访上田村当地农民,送医送药,宣传科技文化知识。
    
    新闻链接
    
    浙大泰和 源远流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8月日寇进攻上海,杭州危急,为了坚持学业,为国家保留一批知识精英,竺可桢校长毅然率领全体师生踏上西迁流亡办学的艰苦历程,1937年9月,浙大一年级迁往浙江的西天目山上课,12月全部迁往浙江的建德,这就是浙江大学的第一次搬迁,第二次迁在江西、吉安、泰和,第三次迁在广西宜山,第四次迁到贵州。
    
    国立浙江大学在江西泰和的临时校址就选在泰和县城西2.5公里的上田村。当年浙大师生分散居住在上田村各处,坚持办学,在困苦的条件下,学校教学秩序井然,科研之风蔚然。在教学之余,浙大师生不忘服务地方,兴修水利、创办教育,造福当地百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浙大师生与泰和人民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共渡时艰,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
    
    泰和又名白下,自古就因学风昌盛闻名,浙江大学迁居的上田村,大原书院成了浙大的校本部,而村中原有的趣园和遐观楼,则成了浙大的图书馆和教室。萧氏庄园和萧氏祠堂分别是学校领导办公和大礼堂所在地。在泰和县六中校园内,当时浙大的大礼堂——萧氏祠堂,作为泰和县六中的礼堂,如今仍在使用。在六中校门口的护城河边,竺校长当年带领师生亲手栽种的四棵柏树,如今已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们见证了浙大西迁泰和的那段岁月和历史的变迁。
    
    在泰和时期,由于战乱,物资缺乏,浙大师生家属生活极其艰苦。竺可桢校长廉洁俭朴,一心为公,他忙于迁校事宜,无暇顾家,甚至夫人张侠魂和次子竺衡身患重病痢疾也无法顾及。由于医疗技术和药品缺乏,竺校长的夫人张侠魂和次子竺衡先后病逝于泰和,安葬在江西泰和县城西松毛岭上。
    
    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史是浙大的骄傲,浙大西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奋进不息的精神,以及在西迁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浙大文化、浙大精神、浙大传统,是广大浙大学子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个浙大学子都应该把这段历史铭记在心。
    
    一段历史,波澜壮阔,激励后人;一种精神,穿越时空,辉映未来。
    
    值此浙大西迁泰和70周年之际,服务泰和建设,弘扬“文军长征”精神,继承求是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奉献社会是每个求是学子不可推卸责任。
    
    (200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