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校青年携手共建新农村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08-07-23来源:


    近日,我市迎来56名来自浙江大学的大学生,其中除优秀的本科生外,还有部分博士生和硕士生。他们将以湖州行政村(社区)主任助理的身份,深入我市基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这是团市委与浙江大学团委合作共建服务新农村建设行动的又一实际举措。
    
    浙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倡导新农村文明新风。两年来,校地团委共同组织了44支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共有1100余名浙大学生到我市的县区农村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形势政策宣讲、农民信箱应用与推广、农村信息化服务、服务乡镇企业、科技支农、环境保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关注农民工、文化下乡等。据统计,在两年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共组织专场服务12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4万余份,帮助建立农民信箱1200余个,组织各类培训41场次,直接服务农村群众超过2万人次。
    
    浙大学生挂职行政村主任助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两年来,校地团委在浙江大学公开招募了88名优秀大学生,到湖州各县区的农村和社区挂职村(社区)主任助理,并详细提出了走访一组农家、结对一名农村青年、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份调查报告等“七个一”的工作要求。挂职期间,浙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信息技术帮扶、农业技术培训、生态环保宣传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走访农户847户,下发各类调研问卷1500余份,撰写了总数超过12万字的调查报告,对当地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浙大青年博士服务企业,推动新农村生产发展。校地团委整合各学院青年教师资源,专门组建以具有博士学历的优秀青年教师、博士后和博士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讲师团。以此为工作平台,先后安排徐旭初、邬爱其等多名青年博士志愿者来湖州作经济专题辅导讲座。组织了“浙江大学青年博士湖州行”、“相约长兴——青年企业家共话‘十一五’创新与发展论坛”等活动,推动浙大青年博士与湖州的青年企业家、创业青年广泛交流。其中,68名浙大青年博士与湖州青年企业家、乡镇、部门结对,涉及生态农业种植、农产品保鲜培育、农产品深加工等10多个领域,点对点地开展产业升级、技术攻关、营销策划等服务活动。
    
    共建农村青年人才培育示范点,服务新农村青年成长。团市委相继在湖州18个中心镇建立了首批浙江大学湖州新农村青年人才培育示范点,在“共建示范点”开展了一系列青年挂职服务、青年创业竞赛、青年人才培训、青年文化交流等活动,使“共建示范点”成为了湖州农村青年开拓视野、锤炼素质、提升文明、创业创新的新阵地。青年志愿讲师团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高效生态农业“青年导师带徒”结对活动、青年湖商对话湖州青年活动、乡镇农村青年环保志愿服务队活动、湖州青年创业创新基金活动……丰富多样的载体有效地服务了我市农村青年创业,培育了大批农业产业化人才、农村信息化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两年合作,我市农村青年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技素质和创业创新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浙大学生也有了更实、更新的学习锻炼机会。因为成效明显,团市委与浙江大学团委的共建工作荣获了浙江省“共青团(青年)工作创新奖”。
    
    (阮莉丽)2008-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