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纪念浙江大学西迁宜山办学70周年和“求是”校训、校歌确立70周年,11月18-20日,浙江大学在广西宜州举行西迁宜山办学70周年纪念会,寻踪办学史事,挖掘校史文化资源,以史励志,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求是精神。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原校党委书记、校友总会名誉会长张浚生,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倪明江,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友总会副会长王玉芝,河池市副市长冯国平,宜州市市委书记韦国文,宜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韦思荣,宜州市市长黄平权,宜州市政协主席韦丽忠出席纪念会。浙江大学师生与校友代表,宜州相关部门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纪念会。
抗战时期,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千名师生于1937年冬举校西迁,1938年8月抵达宜山。在宜山办学的14个月里,确立了“求是”校训和校歌。70年来,“求是”精神成为各届浙大学子共同追求和遵循的价值标准,成为浙大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而宜山也成为浙大人的“精神家园”。
浙大西迁宜山办学给浙大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师生代表、校友代表和宜州人民在纪念会上深入交流对这段岁月的感受和对“求是”精神的理解。大家认为,宜山办学期间,浙大师生与宜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求是”校训是几代师生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凝练与升华。百年“求是”精神,丰富了宜州的文化底蕴,对宜州人民也具有深远影响。今后,要加强对求是精神有关课题的学术研究,进一步研讨其科学内涵和现实价值,更好地继承弘扬求是精神。双方要继续以项目为纽带,在更广更深的领域进行更多的合作,谱写浙大与宜州市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徐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