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就能监测记录一公里外试验田的温度变化,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方慧老师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方便,“比从前获得数据的方法更加科学与快捷。”浙大正致力于建设以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科研专网,它为科研提供高速、可靠、多元的网络支撑环境。
浙江大学的科研人员每年承担科研项目总量接近5000项,其中不少需要有效的网络环境支持。而普遍使用的校园网络只能提供普通的互联网络接入等共性服务,在带宽、网络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等方面均无适应科研活动的需要。
新建的“科研专网” 是一张支持各类相关科学研究的开放的融合性网络,包含IPV4、IPV6、移动、无线、WSN、广电、遥感等多种研究网络模式的立体交叉网络,通过该网络,使用者之间不但可以进行高速稳定的远程视频会议、远程实验,还能通过网络实现众多科研信息采集,为不同学科间进行交叉合作提供了便利。当前,学校计算机学科的下一代网络的研究、数字传媒网的研究,信息学院3G移动网络的研究,无线传感网的研究都将通过该网络开展。
据了解,浙江大学自启动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以来,已为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多种数字平台服务。除“教学科研专网”外,还有为每位浙大老师提供2G的网络U盘空间,提供文件存储、网络文件共享、子帐号、匿名通道等功能,方便了教职工移动办公、学术资料共享。2008年启动的数据中心基础平台,旨在建立一个全校统一标准、集成校内各权威数据、为校内应用提供数据交换和共享服务,已初见成效。 “浙江大学个人主页系统”日前开通,通过个人主页将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导师的教学、科研情况,教师间开展学术讨论。并让国内外的合作者在浙大更方便地找到合作伙伴。截至目前共有5000多位老师已经开设了自己的网络存储空间和个人主页。
(周炜 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