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前途如何?

发布时间:2008-12-17来源: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散落着许多如明珠般的美丽岛国,马尔代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马尔代夫随时都有消失的可能。马尔代夫新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表示,希望为他的30万民众重新购置一个家园,如在印度、斯里兰卡或者澳大利亚。在12月1日至12日,世界187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波兰的波兹南举行会议,世界43个小岛国家指出,气候变暖促使海平面上涨,将导致这些国家从地图上消失,这些岛国呼吁制定更为严格的废气减排目标。
    
    气候变暖 必然趋势
    
    全球三大潜水圣地的马尔代夫随时都有消失的可能,这会令多少潜水爱好者扼腕叹息,而一个国家竟被迫准备在别国购置家园,更是令人惊叹不已。43个岛国面临从地图上消失的危险,这似乎是以前在科幻作品中见到的场面,今日竟距离人类的真实生活如此之近,“全球气候变暖”已不再是冷冰冰的词汇,而是令人恐慌的活生生的现实。事实上,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深远,它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地球上每一角落。
    
    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至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过快,未来10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降上升1.4℃~5.8℃,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很多,如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人口数量剧增、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等等,但是最为重要的却是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使人类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甚至产生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如全球气候变暖,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伤痛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改善,如交通方面,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地球上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的距离不再遥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已经给地球带来了太大的负担,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中。以北京市为例,今年以来北京市平均每天新增机动车1000辆,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241万辆。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不可能限制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所以我们需要寻求在尽可能减少有害气体、污染物排放的基础上发展工业,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汽车地位凸显。
    
    燃油税 客观引导
    
    早在1994年,有关部门就正式提出开征燃油税的动议。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路费,拟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决定。之后,有关的燃油税即将出台的消息一直未断,但燃油税的出台却一直搁浅。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就《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且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定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燃油税通过将养路费等捆绑进油价,将每辆汽车要交的养路费转换成税费,在道路等公共设施日益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更多地体现了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原则。开征燃油税的消息一出来,就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问题,人们对此看法大不相同,但是都肯定燃油税开征的目的,即应对高油价、节能、降耗、减排、环保、养护交通。具体说来,一是多用多缴、少用少缴;二是达到节油的客观效果;三是引导车主少出车,减少交通堵塞。相信最重要的是多用多缴、少用少缴,这样从客观上促使人们更多地选择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低迷,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似乎骤然降温,特别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影响,众多汽车制造商苦于现有业务的开展,把新能源汽车这个本就耗费大量资金的项目拖延或搁置。但是我们要正视这样一个问题,石油需求呈刚性放大已是客观现实,但是石油资源却是稀缺的,意味着石油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我们必须面对传统能源紧缺,而新能源汽车是更长远的解决对燃油资源依赖的方案。
    
    目前,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怀疑和无法接受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在购买使用环节,新能源汽车较高的制造成本让人们望而却步;二是在新能源汽车本身,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和深入推广能力不足,还没有出现可以大规模市场化的产品。
    
    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使用大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走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也要为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尽显大国风范。在全球气候变暖、政策引导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必然的选择。
    
    (李德阳) 200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