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因素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发布时间:2009-12-07来源:科学时报

今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召开“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闻发布会。针对当前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依然存在困难的情况,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认为,这固然有国际金融危机不可抗拒的外因,但也有我国工业发展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在市场形势突变刺激下集中暴露的内因。
    
    “这些行业虽然各具特点,但集约化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弱、国际竞争力不强,大多数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大而不强是其共性问题。”熊必琳说。从产能利用率看,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5.8%、75.3%和96.8%,分别较全球平均水平低2.4、0.4和1.5个百分点,同时还有庞大的在建和拟建产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则认为,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工业在取得保增长成绩的同时,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重复建设呈加剧趋势。1~10月份,建材行业投资增长47.4%,其中水泥行业投资增长64%,平板玻璃投资增长35.3%,钢铁行业投资增长3.8%。
    
    二是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显现,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需求快速增长,但是产能增长更快,致使钢材、水泥的价格今年以来出现两次大的振荡,价格走势呈“W”型变化,一些新建钢铁项目也不能如期投产、达产。
    
    三是结构不合理矛盾加剧。水泥仍然有27%的落后产能,平板玻璃深加工率不足30%,钢铁行业的板材只增长8.1%,大大低于长材增长22.7%的水平。板材比去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
    
    四是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没有缓解。
    
    五是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特别是一些超标的水泥企业没有得到及时整治,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无证生产的企业。平板玻璃生产中的一些平拉的生产线规格小、质量差、能耗高、污染大,按照产业政策应予淘汰的这部分产能仍然有7000多万重量箱。
    
    贾银松认为,在抑制这些行业产能过快增长的同时,应加快企业的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对钢铁企业,应引导其发展钢材精加工、深加工,支持节能减排等新技术、新工艺。水泥重点支持上大压小,等量和减量置换落后能力,推进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等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玻璃行业要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生产市场紧缺的平板显示玻璃、光伏太阳能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替代进口产品。
    
    贾银松透露,工信部正在与有关部门研究制订钢铁生产经营的准入条件,以利于资源配置,规范铁矿石经营秩序,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

(2009-12-04)

本周值班编辑 全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