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极端环境探测与采样装备技术

发布时间:2010-01-12来源:


    奖励种类: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人员:陈鹰、杨灿军、顾临怡、叶瑛、李世伦、金波
    
    
海洋里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无尽的宝藏,可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财富和发展空间,是各国战略争夺的焦点之一。深海资源勘探与科学研究,装备技术是关键,本项目以深海热液、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勘探与科学研究为对象,在深海极端环境探测传感器、深海样品保真采样设备的设计制造及相关支撑技术等方面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具有独创性的成果,共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
    
    
1、发明研制了适用于深海高温高压环境的新型电化学探测设备,多次应用于二千多米的深海热液及其生态环境的pH值等物理化学量的探测,通过国际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热液长达12天的高阻抗化学量原位探测。同时发明了基于水下流控技术的深海电化学传感器自校正系统,成功实现了深海电化学探头的水下在线自校正,为实现对深海海底化学量的更长时间探测打下基础。
    
    
2、发明研制了热液保真取样器,在采样器结构及双向零泄漏密封控制阀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样品保压效果好,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对深海热液的保相取样。同时发明了采样与保压一体化的面向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沉积物保真取样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利用11米取样设备采取10米的保压样品,使我国第一次在南海取到了近10米富含烃成分的沉积物保真样品。现已成为我国"海洋四号"科考船的常规生产系统。
    
    
3、发明研制了深海微生物流动培养系统。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微小流量控制阀(0.01-10mL/min),使培养系统的压力波动控制在1%以内。该系统成功用于2005年我国首次环球航次,培养分离出120株左右的深海微生物品种。同时发明了基于海水静压力的深海作业装备动力源,首次提出了利用多余的海水压差弥补有限空腔的开关液压源原理,实现了输出流量的连续稳定增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能量供给效率。
    
    
自2004年以来,发明的探测与采样装备在国内外的深海科学考察船上(如中国的"大洋一号"和"海洋四号"、美国的Atlantis号和Revelle号等)得到频繁使用,成功获得宝贵样品及数据。